童心润智筑梦未来,项目研学焕新声
2025年09月17日

 教育如春雨,润物细无声。2025年暑期,南京师范大学“童心润智育新苗,项目研学向未来”团队奔赴多地社区,开展了一场融合前沿教育理念与多元学科思维的项目式学习实践。团队以童心润泽智慧,以项目激活思维,将可持续发展的种子播撒进社区青少年的心田,为传统教育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气息。

前期调研:精准对接需求,筑牢实践根基

为确保教育实践内容与社区青少年的实际成长需求紧密对接,南京师范大学“童心润智育新苗,项目研学向未来”团队在项目启动前,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前期调研工作。团队依托教育科学学院,整合心理学、文学、美术、地理、化学等多学科背景的学生力量,先后走进南京、南通、常州等多地社区,通过社区负责人访谈、家庭走访、青少年兴趣与行为观察等多种途径,全面把握不同社区教育资源现状及青少年发展的真实需求。

在充分掌握一线资料的基础上,团队以“项目式学习”(PBL)为核心方法,有机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聚焦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与经济生产三大方向,系统构建出一套层次分明、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为后续在三地社区中高质量开展实践奠定了扎实基础。

暑期实践:多地社区联动,绽放教育活力

(一)南京白云亭社区:扇绘初心,传承文脉

7月7日,实践团在南京白云亭社区举办“扇绘初心,文脉相传”主题活动。实践团成员以历史为引、以非遗为桥,串联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活动从“七七事变”的历史记忆切入,强调“先辈守护的不仅是家国,更是文明文脉”,引导孩子们领悟文化自强乃民族复兴之根基,并亲身参与非遗传承。

在非遗团扇创作环节,志愿者详细解读了缠枝纹“连绵不绝”与云纹“祥和安宁”的文化意蕴。孩子们执起画笔,将拳拳爱国心融入创作:扇面上,巍峨长城蜿蜒延伸,傲骨红梅凌寒绽放,绿色家园图案环绕传统纹样……动手实践间,历史记忆与文化根脉激荡起情感共鸣;非遗技艺里,爱国情怀悄然完成代际传递。

图为南京白云亭社区孩子们创作非遗团扇作品。(团队供图)

(二)南通平南社区:废料变宝,启蒙财商

7月29日,南通平南社区“资源变宝”实践活动火热开场。孩子们化身“小创客”,巧手改造废旧纸箱、瓶盖、报纸等材料,一件件创意作品随之诞生:稳固的书架、精致的房屋模型、妙趣横生的棋盘,乃至宝剑、相框、纸鹤……当这些亲手创作的作品准备就绪,模拟市场环节便接踵而至,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在这里,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沉浸式体验“产销全链条”:从认真定价、热情推介、大胆议价,到用代币完成交易闭环。正是在这亲身参与的完整流程中,“劳动创造价值”、“等价交换”等经济学概念变得具象而生动。孩子们不仅真切理解了资源利用与价值创造的奥秘,财商意识也于此悄然萌芽。

图为南通平南社区孩子们为作品定价。(团队供图)

(三)常州北大街社区:生态之旅,感知自然

7月24日,实践团于常州北大街社区开启别样的生态之旅。活动伊始,“植物是大自然的‘工厂’”科普课堂生动开讲。成员们巧借枫叶、绣球花等实物标本,设计“植物器官连连看”互动游戏,引导孩子们在趣味探索中拆解植物生命奥秘,令自然知识与生态理念悄然相融。

随后的非遗植物拓印实践,更是一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孩子们躬身采集艾草、枫叶,于锤打拓印间,细察叶脉纹理、体悟自然律动。他们将感悟化作象征:三叶草喻“生态平衡”,松果寄“生命延续”。自然之美与环保理念静静流淌于方寸布帛,生态保护的种子亦在亲手实践中,深植心田。

图为常州北大街社区孩子们体验非遗植物拓印技艺。(团队供图)

(四)南通四房社区:绿动星球,践行环保

8月11日,南通四房社区“绿动星球”活动开展,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在团队成员带领下,孩子们实地探访社区垃圾分类设施,通过趣味互动游戏研习分类知识,精准掌握各类垃圾的投放标准。

掌握知识后,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巧手改造废旧纸箱、塑料瓶等材料,合作打造“多功能分类垃圾桶”。动手协作间,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绿色技能内化于心。孩子们真切体会到,个体微小的力量也能守护绿水青山,“绿色责任”由此从心间信念,转化为坚实步履。

图为团队成员为孩子提供指导。(团队供图)

实践综述:校社携手育新苗,教育关爱结硕果

这个夏天,南京师范大学“童心润智”团队深耕社区,教育实践硕果盈枝。团队将“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理念贯穿始终——引导孩子们在真实问题中探究、在动手实践中创造、在角色模拟中体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环保等多维知识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在实践场景中自然交融、有机融合,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网络。

于团队成员而言,此次实践是淬炼师能的“大课堂”。从课程研发、讲台授课到社区沟通、复盘优化,师范生将理论所学熔铸为服务社会的行动力,在实践中深植育人情怀,精进专业素养。

尤为可贵的是,团队为教育资源可持续性开辟了新路径。精心打磨的课程体系移交社区,建立“留下课程”的长效机制,让高校智慧持续滋养社区教育沃土。南京白云亭、常州北大街、南通平南及四房等社区负责人高度赞誉,视其为“整合高校优质资源、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的创新标杆”,并明确表示将持续深化合作,引入更多优质项目。

图为团队与南京白云亭社区合影。(团队供图)

“当孩子们亲手完成创作、解决问题时,成长便从抽象概念,化作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蓬勃力量。”团队负责人说道。此次活动,让可持续发展教育在社区扎下深根,让教育关爱于青少年心田抽枝散叶,为校社协同育人谱写了鲜活的篇章。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晓东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