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盐城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青春微梦夏令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携手响水助力微梦公益协会,开展“彭城古邑探文明,淮海丰碑育童心”暑期红色研学活动与“八秩荣光映初心,一帧一相忆峥嵘”红色观影活动。通过“沉浸式研学+光影对话”双载体,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少年儿童触摸历史温度,让红色基因在青春陪伴中实现代际传递。
“讲解+陪伴”的研学寻迹让历史可感可知
在李可染艺术馆的墨香中感悟革命意境,在徐州博物馆的文物前聆听时代回响,在淮海战役纪念馆的场景里重温英雄壮歌——三天研学活动中,专业讲解员以“十人桥”“馆藏瑰宝”等历史细节为脉络,生动还原革命岁月。大学生志愿者则化身“桥梁纽带”,用童言童语拆解“寒冬架人桥”的壮举:当小朋友问“战士们站在冰水里不冷吗”,志愿者蹲身回应:“冷,但他们知道,早一分钟通车,胜利就多一分希望。”简单对话间,英雄精神在孩子心中悄然扎根。
光影铸魂里的“沉浸式历史课”
“废墟中的硬币、挣扎的生命、无声的呐喊……”红色影片《南京照相馆》的镜头,将志愿者与“响娃”们拉回那段山河破碎的岁月。影厅内,寂静无声,唯有银幕的微光映照着志愿者眼角泛红的泪光与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构成跨越年龄的共情画面。影片落幕,灯光渐亮,衣衫各异的身影在光影交错中缓缓起身,彼此眼中闪烁的坚定与动容,共同定格成“青春传承”的生动注脚。
作为连续13年深耕红色教育的品牌团队,“青春微梦夏令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已带领“响娃”走进南通张謇纪念馆、沙家浜革命烈士纪念馆等10余处教育基地。此次活动通过“行走的课堂”与“光影的对话”,将历史从课本转化为可触摸的记忆。项目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青春之力搭建‘历史-少年’对话平台,让红色火种在代际接力中照亮前行之路。”(通讯员:王灿星,丁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