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商兴农,青春助农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践团队无锡、北京行记
2025年08月15日

 盛夏时节,暑气正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数商兴农团队的青春身影,穿梭在无锡的桃林与北京的中国气象局。为响应乡村振兴号召,让数字经济的活水浸润田间地头,让气象服务的屏障守护农产收成,7月25日至8月4日,团队以 “数商兴农,智绘乡村” 为初心,在江苏无锡、北京两地开启了一场接地气、有温度的暑期 “三下乡” 实践。

无锡桃林里,直播架起 “产销桥”

“家人们看过来!这颗刚摘的无锡水蜜桃,皮薄肉嫩,咬一口全是汁水!”7 月下旬的无锡,团队成员的声音带着朝气,透过手机屏幕传到全国各地。为了帮果农把好桃卖出好价钱,队员们提前扎进桃园,跟着张师傅学辨桃的成熟度、听桃农讲种植的辛苦,把 “土味” 的种植故事变成直播里的生动内容。

恰逢锡引力・“江苏城市足球联赛” 直播嘉年华,团队抓住这一契机,将直播间搬到活动现场 —— 镜头里,既有足球赛事的热闹,也有捧着水蜜桃的果农笑脸;讲解中,既说水蜜桃的清甜口感,也提果农凌晨摘桃、精心打包的用心。1场足球赛事,1次助农直播,屏幕前的观众从 “好奇看看” 变成 “下单支持”,累计观看人数超20万人次,上千箱水蜜桃带着无锡的果香,发往全国的快递站点。

“以前总担心桃子熟了卖不出去,现在你们把直播间搭到家门口,桃子不仅走得快,还能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无锡水蜜桃的好!” 看着订单不断增加,张师傅的脸上满是藏不住的笑意。队员们还剪辑了直播幕后的故事,做成短视频发在社交平台,让更多人看见 “直播助农” 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帮农人的手。 

1.png

2.png

气象实验室里,数据织密 “防护网”

刚结束无锡的直播,团队便马不停蹄赶往北京 —— 中国气象局国家天气中心里,一场与台风 “竹节草” 的 “赛跑” 正悄然展开。7-8 月正是无锡水蜜桃成熟的关键期,若台风来袭,轻则果子被吹落,重则桃树受损,果农一年的心血可能付诸东流。

“我们得把台风的影响算得更准,给果农留出准备时间!” 队员们跟着气象专家在实验室,盯着屏幕上不断更新的云图、风速数据,一点点梳理台风 “竹节草” 的移动路径,分析它可能给无锡桃林带来的风雨影响。遇到不懂的专业问题,就追着专家问细节;为了确认一个数据,反复核对多组气象资料,生怕因为一点疏忽影响预警的准确性。

最终,团队结合专家建议,整理出多条清晰的气象预警信息,还把 “如何加固桃树”“如何抢收成熟果实” 等实用方法,发给种植水蜜桃的农户们,叮嘱他们提前做好防护。 台风过后,团队还再次回到无锡桃园,帮果农清理断枝、查看果树情况,用行动把 “气象守护” 做到最后一公里。 

3.png

4.png

青春答卷里,初心写满 “助农情”

十一天的实践,从无锡的田间地头到北京的气象机房,团队的脚步始终围着 “农” 字转。累计服务8户水蜜桃种植户,让200多位消费者尝到了无锡的清甜,这些数字背后,是队员们晒黑的皮肤、留下的汗水,更是心里沉甸甸的收获。

“以前在课堂上学数字经济、学气象知识,总觉得离生活很远,直到这次亲手帮果农卖桃、帮他们防台风,才明白这些知识能实实在在帮到农人。”小队成员如是说。和张师傅一起摘桃时,老人说 “种地靠天吃饭,但现在有你们帮忙,天也好像没那么难琢磨了”—— 这句话让队员们更懂 “三下乡” 的意义:不是去 “体验生活”,而是用所学所长,做农人的 “贴心人”。

如今,实践活动已落幕,但 “数商兴农” 的路才刚刚开始。队员们带着实践中收获的感动与思考回到校园,他们说,未来还要继续探索 —— 让更易懂的气象知识走进乡村,让更便捷的数字工具服务农人,用青春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添上一抹鲜亮的色彩。 

5.png

队长:蒋欣耘

团队成员:温世航 徐欣桐 莫小娜 冯致远 顾心媛 熊颖 陈嘉琪 邓伟天 刘垚

文字:蒋欣耘

图片:温世航

指导老师:梅润杰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晓东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