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 2025 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儿科学术大会和第十九次围产医学学术会议期间,《牛乳A2型β-酪蛋白与健康 ——科学发现及未来发展》白皮书正式发表,该白皮书由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健康研究院指导、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组织编写、a2牛奶公司支持。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牛乳A2型β-酪蛋白科学研究与应用的白皮书,其问世恰逢 “健康中国” 战略深入推进、国民健康消费需求向 “精准化、个性化” 加速升级的关键阶段——牛乳A2型β-酪蛋白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被陆续认知和验证,并随着科学研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人群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成为全球营养科学与乳制品行业的关注点之一。
在此背景下,中国营养学会的营养健康研究院组织相关专家,首次对A2型β-酪蛋白的阶段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及归纳,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指明未来研究方向;另一方面,该白皮书对接产业应用需求,为产品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帮助行业了解最新研究进展,为消费者以及健康教育工作者等提供权威性的参考。该白皮书的发布,也标志着中国A2型β-酪蛋白研究正式迈入 “以科学共识为基础、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以标准建设为导向” 的新阶段,对推动乳制品精准营养升级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院长助理王颜科学家表示:乳制品作为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潜在作用有重大的意义。我国居民乳制品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仍有较大差距,直接影响优质蛋白质、钙等关键营养素摄入。丰富乳类及乳制品的品类是提高摄入量的重要保障,未来需持续创新功能性与细分产品。本白皮书系统介绍了A1型与A2型β-酪蛋白的来源、结构、消化特性,重点分析其对人体多系统的健康作用,并展望其在食品领域的发展潜力。期待白皮书为我国A2型β-酪蛋白产品开发应用提供方向与建议,为乳及乳制品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科学解码:A2型β-酪蛋白的独特优势,以科学视角深化认知
白皮书综合数十年来科研所取得的长足发展,明确A2型β-酪蛋白的科学定义与属性:
A2型β-酪蛋白是牛乳β-酪蛋白的天然亚型之一,与常见的 A1型β-酪蛋白同属β-酪蛋白,核心差异在于多肽链第67位的氨基酸种类不同。这一结构差异源于奶牛的基因差异:最初自然界的奶牛均只产仅含A2型β-酪蛋白的牛奶,A1型β-酪蛋白是奶牛驯化过程中基因突变的产物。两种β-酪蛋白的消化存在的差异——A1型β-酪蛋白在消化过程中可被蛋白酶切断产生β-酪啡肽(BCM-7),而 A2型β-酪蛋白因第67位脯氨酸的结构特性,不会产生或产生很少且活性极低的此类肽段。只有纯A2型基因的奶牛称为A2型奶牛,仅使用A2型奶牛所产的牛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牛奶,称为A2型β-酪蛋白牛奶。

随着研究证据的积累,白皮书对于A2型β-酪蛋白对人体的积极影响的多项学术成果进行了系统归纳,涵盖了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方面,研究类型包括人群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及临床研究等。白皮书总结了现有研究,A1型β-酪蛋白产生的BCM-7可能会造成某些群体类似乳糖不耐受样的症状,包括腹胀、腹痛、腹泻等。使用只含A2型β-酪蛋白的牛奶或奶制品,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或减轻肠胃不适症状的发生,更有益于支持消化系统健康。
与此同时,A2型蛋白还支持免疫功能与认知健康。白皮书汇总多项研究显示,摄入仅含 A2型β-酪蛋白的牛奶可促进人体抗氧化剂谷胱甘肽(GSH)的产生。于学龄前儿童及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群中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仅含A2型β-酪蛋白牛奶可能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积极作用,未来有待更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研究。
酪蛋白是母乳中主要蛋白质之一,母乳β-酪蛋白在对应的结构链上也是脯氨酸,与牛乳A2型β-酪蛋白的结构更接近,不是A1型蛋白质。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含A1型蛋白质的乳制品,摄入仅含A2型蛋白质乳制品能显著增加肠道短链脂肪酸(SCFAs)合成,其与乳铁蛋白、母乳低聚糖(HMO)等母乳关键成分可能存在协同增效作用,为婴幼儿配方食品从“营养补充”向“精准强化”升级提供了科学探索的新路径。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产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会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段涛教授在第十九次围产医学学术会议期间总结道:经过25年研究,积累了较多A2型蛋白质健康获益的证据,最新的一系列覆盖最新发表的哺乳期妇女、混喂期婴儿及幼儿人群的研究,进一步验证A2型蛋白质牛奶或配方奶粉对母婴的健康益处,另外老年人研究显示A2型蛋白质可改善认知功能。《牛乳A2型β-酪蛋白与健康-科学发现及未来发展》白皮书总结了目前关于A1型和A2型蛋白质的研究结果,为A2型蛋白质的应用及研究提供了专业参考。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蔡威教授也表示:奶类是婴幼儿至关重要的营养来源,牛乳中的β-酪蛋白分为A1和A2型,这一科学认知至关重要。大量证据表明,部分人群在饮用牛奶或奶类后出现的胃肠道不适,可能与A1型蛋白的代谢产物有关。而母乳中的β-酪蛋白,其天然结构正是A2型。这一根本差异,为我们理解牛奶蛋白的亲和性与营养策略,提供了全新的科学视角。
学术引领:专业机构牵头,推动科学共识与行业标准落地
作为本次白皮书的指导单位,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健康研究院把推动营养科学研究成果向公众健康实践转化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早在2017年,国内多领域学者就关注乳制品蛋白结构差异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各方专家启动国内首个大规模人群临床研究。该研究纳入 600 名自我诊断为乳糖不耐受的中国受试者,对比分析“含 A1型β-酪蛋白的普通牛奶”与“仅含 A2 型β- 酪蛋白(不含A1)的牛奶”对胃肠道的影响,研究证实:仅含 A2型β-酪蛋白的牛奶对改善国人饮奶后常见的腹胀、肠鸣等肠胃不适症状具有积极意义。

“首个A2型β-酪蛋白白皮书提供了系统信息,填补了行业空白,其意义重大。一方面,它首次整合该蛋白从氨基酸序列、消化吸收分子机制、现有人群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阶段研究成果,构建起完整框架,为后续科研和开发提供高水平的起点;另一方面,综合最新科研成果展现A2型乳制品潜在的益处,包括可改善部分人群腹胀、肠鸣等饮奶后发生的不适,缓解部分饮奶难题、提高优质蛋白摄入”,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院长王瑛瑶研究员表示:“A2型β-酪蛋白科研已经被科学界广泛关注,白皮书的发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节点。希望通过该白皮书,搭建 “学术-产业-消费” 桥梁,让企业生产宣传有章可循,也帮助消费者建立正确认知。后续我们将联合产学研用力量,推进全生命周期人群研究,助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真正让科研和科技成果惠及全民健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会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朴梅花教授在会上总结指出,A1型β-酪蛋白作为部分人群不耐受的潜在原因,值得在临床营养评估中予以关注。A2型蛋白质不仅在结构上与母乳更为接近,在临床研究中也显示出对母婴、幼儿乃至老年人群的多种健康益处,为不同生命阶段人群的乳品选择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随着《牛乳A2型β-酪蛋白与健康》白皮书的发布,我们将拥有更系统的学术参考,推动A2型蛋白质在临床营养与公共健康中的应用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让我们在倡导“每天饮奶”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因人择奶”的科学理念,共同助力全生命周期的营养健康管理。
a2牛奶公司:25年科研深耕,携手全球学术力量共创精准营养全新实践
作为《牛乳A2型β-酪蛋白与健康——科学发现及未来发展》支持单位,a2牛奶公司是A2型蛋白质的先行者与领导品牌,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只专注于A2型蛋白质(不含A1蛋白)乳品的公司。过去25年,a2牛奶公司始终专注于研究并开发仅含A2型蛋白质的产品,将纯A2型蛋白质(不含A1蛋白)的健康益处贯穿于全家人群的同时,用不懈的科研支持妈妈的喂养选择,让“妈妈好,宝宝也好”,赢得4000万妈妈的绝佳口碑。a2还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全球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共同挖掘并验证A2型蛋白的健康益处与科学价值,围绕 “全生命周期营养” 需求,开发适配孕产妇、婴幼儿、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的专属产品。

对于 a2 牛奶公司在 A2型β-酪蛋白领域的长期投入与实践,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蔡威教授给予了高度认可。他表示,本次白皮书的顺利发布离不开产学研各方的紧密合作。他指出,像a2牛奶公司这样长期专注于特定科学领域并进行持续投入的企业,对于推动整个学科进步和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未来的发展,仍需依靠这样的紧密合作,共同为提升国民营养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此次《牛乳A2型β-酪蛋白与健康——科学发现及未来发展》的发布,是各方推动营养科学落地的重要实践。通过系统梳理科研成果、明确科学共识、规范应用标准,不仅为 A2型β-酪蛋白的研究与产业发展锚定方向,更彰显了我国在乳制品精准营养领域的学术话语权提升。未来,期待来自产学研的更多力量共同凝聚,助力乳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精准的“营养力量”。
声明: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