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实验推广水稻种植中的“立体绿色防控”技术,不用化肥和农药就能防控水稻病虫害,在“立体绿色防控”技术中,鸭子、鲤鱼和龙虾是主角。来听江苏台记者童森、扬州台记者徐浩的报道:
在里下河农科所的送桥基地,这里的水稻田与一般的不一样,有的设有鸭棚,有的旁边挖了一条既深又宽的沟,沟里放养了鱼虾。项目负责人张家宏介绍说,鸭子和鱼虾以稻田里的害虫为食物,可以有效的防控病虫害,确保稻谷的安全:“稻田养鸭,稻田养观赏鱼,稻田养殖小龙虾,这三种模式,一些害虫是鸭子、鱼类和虾的取食对象,稻田的草害也是取食的对象,其他的,稻田里面设置杀虫灯,通过性诱剂的方式,灭杀田间害虫,这是多种技术的集成,比用单一的方式要好多了,水稻现在已经到了中后期,我们一点化学农药都没有用。”
张家宏说,设有鸭棚的水稻田,是“稻鸭共作”模式,一亩地可配养三十只鸭子,开挖深沟的水稻田,分为“稻虾共作”和“稻鱼共作”两种模式,“稻虾共作”一亩田至少可以养一百斤虾,“稻鱼共作”一亩可以养一百尾鱼。而水稻产量和传统的有机水稻相比,产量有相当幅度的提高:“产量方面,我们会收获一千斤稻谷,然后田里面有鱼虾、鸭子这样一些副产品,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田块比,产量会低一些,但是肯定比传统的有机稻米的产量要高一些,传统的有机稻米,大概亩产八百斤左右。”
【江苏新闻广播 (南京FM93.7)记者童森、扬州台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