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新城镇新北花苑社区年近七旬的农民王德昌用辛辛苦苦打零工挣的钱自费组建民俗表演队,传承传统民俗,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抓紧时间来!大龙船、花担子……”
八月的夜晚,仪扬河边灯火通明锣鼓喧天,二十多位衣着统一的舞龙手在沿河的广场上等待着一位老人的统一发令:“好!来!起身,龙船舞起来(锣鼓声起)……”
神采奕奕的龙头与龙身踩着鼓点上下翻飞,花样层出不穷,一场下来,大家都汗流浃背。曹大妈是队伍中的新手,练得也格外认真:“这个练了一年多了。原来一点基本功都没有。我们王团长组织起来的。”
曹大妈所说的王团长,就是农民王德昌,一年多以来,王德昌自费组建的民俗表演队让这个社区广场格外热闹:“总的人数将近七八十号人参与这个活动,甚至于都不止呢,上百号人的都有,都在这个地方。”
从舞龙、舞狮、各种乐器、服装到仪征特色的花船表演……王德昌用自己打了四年零工的全部收入买齐了这些道具和装备,他还把年轻时学到的民俗表演技艺倾囊相授。经过半年的排练,今年过年,他带着队员们到仪征三观庙演出了两个半小时,一炮而红,不断收到各方的邀请。可王老说,他更看重的是队员们在一起排练后的生活状态“:原来这个集中居住区,他是各个地方各个村搬上来的,它可以促进人际交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晚上跳跳舞,白天还可以排排节目,然后偶尔还带他们出去活动。”
【江苏新闻广播 (南京FM93.7)记者童森、扬州台庞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