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间抽丝剥茧、在全国跋涉5000多公里,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警方耗时7个多月,成功破获一起网络贩卖枪支案件,摧毁一张覆盖全国25个省市的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网络,抓获涉案嫌疑人26人,缴获仿真枪支17支,锁定被贩卖枪支30余支,铅弹10000余发。近日,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对外通报了案件的相关情况。
2015年7月9日,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民警在对网上论坛、社交网站进行巡查时,发现有人公然在百度贴吧里兜售枪支,并配有贴图,留有QQ号和微信号。办案民警杨晓威
“他会把枪支的图案贴在上面,然后把自己的号码留在上面,显示自己是做这个生意的。”
当年8月21日,南通开发区公安分局决定对该案立案侦查,并抽调精干刑侦警力成立专案组。专案组通过研判发现,嫌疑人经营一家微商店铺,在网上兜售甩棍、头盔等各类警用装备,也出售各种手枪、步枪、冲锋枪等仿真枪和子弹。通过其微信号,专案组获取到嫌疑人手机号码,并据此找到了暂住南通开发区某小区的安徽人李某。办案民警杨晓威
“他是1991年的。开始也没有想到要卖枪支,就是卖卖电话卡什么的,后来在网上接触到了一些枪支发烧友,就发现卖枪支的利润很可观,于是就开始卖枪支。”
2015年8月27日下午,专案组在李某暂住地,将正在网上发布枪支买卖信息的李某当场抓获,现场查获电脑、手机、银行卡等作案工具,并在其床下查获M1911仿真枪一把。
李某被抓获后,如实供述了自己通过网络发布信息买卖枪支的犯罪行为。从2015年5月开始,李某联系买家或者发展下线,已贩卖枪支50余支,获利5万多元。在理顺了李某的各个下家后,专案组展开统一收网行动。2015年8月28日,专案组兵分四路,分赴上海、苏州、盐城、江西、辽宁等地,累计行程5000多公里,先后抓获相关违法犯罪嫌疑人14名,缴获各类枪支16支。
那么李某出售的这些枪支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在缴获李某下家购买的部分枪支后,专案组立即转战追查枪支来源。据李某交代,其贩卖的大部分枪支均来自于一个网名叫“依然”的卖家。办案民警杨晓威
“他们因为都是通过网络联系的,所以他只知道这个人网名叫依然,真实姓名叫什么不知道。后来我们通过研判,初步确定此人长期在辽宁沈阳地区活动。真名叫段小双。”
在沈阳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专案组6名侦查员经过连续3天伏击守候,终于在去年9月3日下午将犯罪嫌疑人段某抓获,并在他的家里搜查出M9、M1911枪支各一支。办案民警杨晓威
“他对我们去抓他完全蒙住了,完全没有反应,因为他做了几个月,而且都是在网上做的,都用的是网名,他以为没什么问题,而且是虚拟身份,交易也不是见面交易,怎么可能被抓?”
段某兜售的这些枪支又是从哪里获得的呢?通过审查发现,段某同样也是一名网络贩枪代理人,他所贩卖的枪支都是从其他人那里购买的。据段某供述,2015年以来,他通过QQ、微信等方式发展下级代理20多名,零售客户数十名,累计贩卖枪支100余支。
虽然段某下线代理和零售客户人数较多,上线却相对集中,网名叫“兵王”的以贩卖铅弹为主,网名叫“完美”的以贩卖多类枪支为主。专案组很快确定了“完美”“兵王”两人在广东、福建的落脚点,分别于2015年10月20日、21日将二人抓捕归案。案件开庭审理后,涉案主要嫌犯李某被开发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3个月、段某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3个月。
据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办案民警杨晓威介绍,涉案的四名年轻人都是九零后,有的还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对贩卖枪支存在着模糊的认识,所以不知不觉就犯了法,办案民警杨晓威
“现在微商是时代的产物,但是也不能什么都可以买卖,虽然对枪支的买卖他们不太清楚,但是心里还是知道有界限的,只是以为是虚拟身份,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其实网络上你做什么,即使身份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你做的,不要在不知不觉中犯法。”
【江苏新闻广播 (南京FM93.7)董秀芳、南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