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3号)下午,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开发布南京市医用耗材价格指数。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市医用耗材价格监测指数已从2019年一季度的100降至92.85,实际节省医用耗材采购费用达3.5亿元。
医用耗材价格指数是依据医用耗材全品种价格变化与权重编制,是分析医用耗材价格变动方向、程度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指标,它能即时、真实地反映出南京地区医用耗材的价格变化情况及市场行情走势,是医用耗材治理改革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南京市医保局一级调研员王阳介绍:“2019年一季度至2020年二季度价格指数呈下降态势,其中,自2019年四季度开始,指数出现明显下降,环比降幅分别为2.72%、2.51%和1.86%;2020年一季度开始,同比降幅分别为5.39%和6.95%,降幅呈扩大态势。”
从指数来看,医用耗材价格谈判结果落地是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中,基础卫生材料类和注射穿刺类耗材降幅明显。经测算,基础卫生材料类医用耗材2019年四季度起环比降幅分别为8.37%、4.96%和2.33%,2020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降幅分别为13.85%和14.99%。以单产品留置针为例,2019年四季度起环比降幅分别为18.13%、8.49%和24.31%,2020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降幅分别为25.08%和43.29%。
价格监测指数有什么作用呢?王阳介绍,该指数对医用耗材谈判具有指导作用,例如一些采购量激增,但价格指数没有变化的医用耗材,就会成为医保部门接下来谈判的目标。
接下来,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将进一步开展药品、医疗服务等价格监测指数研究,健全南京市医疗保障价格监测指数体系,强化指数应用,不断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和支付政策,引导医疗机构和就医患者合理选用中选产品。同时,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采购行为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医用耗材治理改革相关政策规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立常态化的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机制,逐步扩大招采品种范围,放大降费效应,让患者立竿见影地感受到医用耗材监测治理带来的福利。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 彭迪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