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号凌晨4点39分,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6小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的降水。面对这样一场大雨,往年备受关注的多个积淹水点,能否经受住考验?当天,本台记者前往多个曾经“逢雨必淹”的地方走访,结果令人出乎意料。
中午12点左右,记者在南京医科大学汉中门校区的门口看到,地面干净无积水。学校保安张师傅告诉记者,往年只要一下大雨,非机动车道和校门口就会被淹。不过,今年5月份工程改造竣工后,没想到,真的一点积水都没有了。张师傅:“今年没淹了,今年一滴水都没有,去年淹的,今年不淹了。”
御河公司汉中路南医大处积淹水改造点项目负责人常明凯表示,造成该地段积水的主要原因是当年地铁2号线施工时将排水管网抬高后,造成排水不畅。从去年10月份开始,政府对地下管网重新梳理和改造,彻底解决了积淹水的问题:“新建直径1000—1200的管道在男医大门口最低点作为起点,铺设新建管道接入莫愁路1500的雨水主管。这几次下雨没有出现积淹水问题,说明铺设管道 应该说从根本上解决了内涝问题。”
另一条往年“逢雨必淹”的道路位于鼓楼区的行健路,不仅积水深度超过20厘米,且积水面积也超过400平米。环卫工人李女士说,在近日持续的强降雨中,基本上是雨停了,路面的水也就排干了:“一下雨就是,路(路)牙子一样(高)的水,现在没有了,现在很好很好了,今年下雨都没淹。今天中午下那么大,都没有淹。”
在玄武区银城东苑小区,记者在路上也看不到积水,雨水迅速通过管网流入地下。小区业主田先生告诉记者,在几年前,每到汛期如何出门都会让大家犯愁,尤其是靠近小区西门的东苑路上,更是一片汪洋::“之前淹水的时候,这边(东苑)路上的车子都漂起来了,最深的时候我们进小区要坐皮划艇。现在两三年都没见过淹水了,基本上是不担心了,主要是我们的车子就不担心了。”
银城东苑物业经理张小兵说,从2018年至今,小区内没有出现过较大范围的积水问题,这主要得益于市政部门对于周边地下管网的改造:“一个是雨污分流的改造,第二个是友谊河周边做了一个泵站。因为我们东苑这边淹的话,主要原因还是水位的倒灌,因为我们这边地势比较低一些。然后现在整个小区的管网,我们在雨季也看了一下,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南京玄武区水务局副局长李健表示,2017年以来,玄武区先后对辖区内10个易积淹水点进行了工程改造,整治以后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在汛期期间,采取人工、机械排涝等方式,防止易积淹水情况的发生:“请设计院对我们管道管径情况进行排查、勘探,根据它瞬时水量情况,重新设计。汛期来临之前,对所有全区的管网要进行一遍清疏,雨水篦子里面有一些垃圾,要全部掏出来,确保管道是畅通的。”
据了解,2016年汛期之后,南京出台积淹水点整治三年计划。按照“积水深度达15厘米,积水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标准,对全市积淹水点进行了梳理整治。3年来,全市整治解决了南京一批积淹水点的难题,仅秦淮区、鼓楼区就整治消除了26处积淹点。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孙昕 梁振华 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