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室内空气质量健康评价标准》团体标准专家评审会在南京举行。记者了解到,该标准有望成为国内首个“室内空气质量健康评价团体标准”。

2018年11月, 由江苏省疾控中心牵头制订的《室内空气质量健康评价团体标准》正式立项,此次进行的是《标准》征求意见稿终审环节。省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所副所长周连告诉记者,经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后,《标准》对住宅、学校、办公场所等三类场所室内空气质量指标、检测方法、点位设置、采样时间和频率、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都是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些对人体危害比较大的指标。主要的还是甲醛以及苯这些指标,这是最核心的。”
记者在该《标准》征集意见稿中发现,针对住宅、学校、办公这三类场所,标准还考虑了一些个性化的指标。尤其对于学校场所,标准中必测选项更多、要求更高。周连告诉记者:“在标准的最后一个等级的一个界定,比如分不同的颜色,体现它不同的环境的优良水平,所以我们对它进行一个分级。”
专家还对《室内环境污染治理机构资质等级标准》进行了评审。该标准在去年6月正式立项。省室内环境污染防治学会秘书长黄海告诉记者,团体标准是市场机制产生的标准,充分考虑了市场的需求。随着这两项团体标准的推进,希望能够对促进相关机构整改完善,规范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治理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