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2020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开幕式上,中科院与江苏省政府举行《中国科学院 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推动南京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南京区域创新高地合作协议》云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信息与人工智能、生命与生物安全、能源与环境等重点学科领域,共同推进“信息高铁试验设施”、“空间天文探测与运控实验设施”等预研建设,共同支持空间天文、水土环境、生物安全、人工智能等前沿交叉平台建设,集聚顶尖科技人才,将麒麟打造成为南京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区和中科院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区域创新高地。同时将高水平建设国科大南京学院,持续推动入驻麒麟研究机构与之全面融合。将推动创新体系的优化,共同支持STS江苏中心建设,支持国科控股在麒麟建设中科系企业总部基地。
1996年院省签署首轮合作协议以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江苏已成为中科院与地方合作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成效最显著的省份。2019年,中科院科技成果为江苏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401亿元,实现利税182亿元,连续十四年位列各省第一、约占中科院为地方新增销售总量的1/3。近年来,院省紧密配合,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相继落地江苏。依托工程热物理所的江苏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效低碳燃汽轮机试验装置”于2019年9月正式开工;计算所参与建设的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唯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正加快建设;依托苏州纳米所的世界首个纳米领域大科学装置“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2019年6月正式试运行;依托计算所的“信息高铁试验设施”、依托上海生化细胞所的“细胞研究与应用设施”也在加快预研。
当前,在“两个一百年”建设的时间关口,国家多重战略在江苏密集叠加,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为主动融入国家新一轮创新体系布局,院省加强顶层设计,围绕江苏“一中心一基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战略部署及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发展战略,与中科院正在实施的 “率先行动”计划密切联动,进一步深化院地合作。
中科院南京分院麒麟科教融合园区效果图
南京麒麟科技城围绕打造中科院南京区域创新高地,一期规划面积约6.8平方公里,院省市以南京分院麒麟新园区和国科大南京学院集中建设为契机,加快集聚中科院科创资源。将于2020年底交付的分院麒麟新园区,集中了中科院在宁整建制“一院四所”,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多个院重点实验室及近2000人的研发队伍。国科大南京学院由中科院大学与南京市2018年签约共建,依托中科院南京分院牵头承办,着力培育空间天文与光电技术、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资源环境与清洁生产、未来能源与环境、生命科学与生物安全等优势学科,成为中科院在宁各类研究机构通过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技术转移的核心载体。
以此为集聚核,2018年以来,在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中科院自动化所、计算所、上海巴斯德所、软件所、过程所、工程热物理所、微电子所在麒麟落地,建设人工智能芯片、移动通信与计算、生物安全、智能软件、绿色制造、未来能源、类脑智能等7家研究院,目前已集聚各类高端人才近500人,未来还将有多家中科院研究所分支机构落地。
通讯员 高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