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0南京创新周:传统文化对芯片技术“破冰”有了启示
2020年06月22日

第二届“南京创新周”今起(6月22日)至26日举办。这是一场集中展示黑科技、新产品、新业态的盛宴,作为南京创新发展的重要板块,江宁开发区亮大招、秀肌肉,以南京创新周为契机,继续推动其新产业的发展。

坐落于长园智能电网产业园的江苏MEMS智能传感器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发机构。步入研究院大楼,各式各样的芯片、形态各异的传感器产品、具有未来感的解决方案演示让人仿佛置身于“黑科技”展览馆。江苏MEMS智能传感器副院长牟恒笑着告诉记者,公司发展日新月异,这里的展厅隔一段时间就要“刷新一次”。

 

 

牟恒挂在嘴边的MEMS ,全称是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型电子机械系统,指的是利用传统的半导体工艺和材料,集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微机械机构、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高性能电子集成器件、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小到智能手环里的心率检测,大到工厂里的温湿度监测,都是它的应用领域。

这里研发的“高稳定型MEMS单晶硅传感器芯片”填补了我国在高端单晶硅压力传感器芯片技术上的空白,并在2018年年度曾获得“南京市2018年第二批创新产品推广示范推荐目录”。牟恒说,这种类型的芯片研发的一个难点就是要实现超高过压,因为要用在压力传感器上。“我们的芯片的过压可以到1500倍,可靠性全球领先。去国外参加展会,我们的展厅都是摆在德国西门子的对面,我们有这个底气。”

底气源自于日复一日的辛勤研发。出乎意料的是,这背后,还有传统文化的启示。

“如何让芯片实现超高过压,我们想了很多种结构,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后来我有次去苏州出差,看到河上的拱桥千年不倒,一下就有了灵感。后来,我们中国拱桥的理念用在了芯片开发上,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也申请了专利。”牟恒揭秘。

此前,世面上的传感器芯片只能耐受15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而江苏MEMS智能传感器研究院开发的“超宽温区SOI单晶硅传感器芯片”,可以经受-196~350摄氏度的严苛考验,在国际上填补了又一项空白。

南京创新周同样是一次交流学习的大平台,牟恒不无期待地说,“南京的创新优势,和我们非常匹配。在怎么样做好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从市里到江宁开发区给我们很多学习和交流机会,让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丁凤云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晓东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