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日晚上7时许,一名女子在南京江北新区威尼斯水城江边意图轻生。南京市公安局水上分局下关派出所长江大桥应急救生屯兵点民警吕宏伟和同事们及时赶到,成功将该女子救起。这是自2013年该屯兵点成立以来,吕宏伟直接从江中救起的第19人,也是长江大桥屯兵点救起的第52人。
为了救人,吕宏伟日日苦练救生本领,用6年多时间,完成了只会狗刨到游泳横渡长江的壮举。他和同事们一起打破了南京长江大桥跳江轻生者零生还的历史。7年来,他还成功劝阻跳江轻生者70多人,成为名副其实的“长江上的生命守护者”。
为了救人,他连自己的命都不顾
吕宏伟今年51岁,同事们平时都喜欢叫他“老吕”。这些年,老吕救了许多人,但让他感觉最自豪的,是2014年4月24日的那起救援,那天14点,屯兵点接到报警,说是有人跳桥。老吕和同事耿兵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事发地点,发现一个长头发的女孩,头部浮在水面上,忽上忽下。女孩还有意识。老吕一边大声和她说话,一边准确地伸出救生杆,被小女孩紧紧地抓住,老吕和同事们一起,用力把小女孩拖到了船上。
“这个是活的!”老吕兴奋地向领导报告。“那时候我感觉身体里的血都冲起来了!”老吕说。经过简单的急救后紧急送医,女孩最终平安生还。老吕当时之所以那么兴奋,是因为在那之前,南京长江大桥跳桥轻生者,无一生还。而老吕和他的同事们打破了历史,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正是他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老吕一直在创造奇迹。去年11月2日晚11时许,他们接到指令:长江大桥北堡附近,一名男子欲跳桥轻生。接警后,老吕早早地打开了探照灯,做好各方面准备,防止该男子跳桥。“那天晚上大概11点半左右,那个男的不听劝,还是跳下来了。”老吕准确地送出救生杆,把轻生男子救到了船上。老吕立即为已经脉搏微弱、神志不清的该男子做了心肺复苏,后经及时送医抢救,该男子脱离了生命危险。这一次,老吕又创造了首例夜间成功营救南京长江大桥跳桥轻生者的历史。
不仅要救命,还要救心
同事们说,军人出身的老吕,平时给人的印象是不善言辞,然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其实他很能说,而且很会说。
去年初,一个女孩喝多了酒到江边要自杀。家人报警,只知道她在江边,不知道具体地点。老吕和同事沿着江边搜索,边找人边打女孩的电话,一直在做女孩的思想工作。那通电话打了40多分钟,不但稳住了女孩的情绪,还详细了解到方方面面的情况,更重要的是问清了女孩的具体位置,在南堡金川河口。同事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请求陆上就近组织救援,老吕则继续打电话和女孩谈心。后来,女孩被赶到的陆上民警及时救下。
对于救人,老吕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救人不仅仅是救命,人活了但是心没有救回来,那还是失败的。不仅要救命,还要救心。”
老吕和他救下的大多数人都保持着长久联系,主要是跟踪进行心理抚慰和疏导。跳桥轻生第一起成功救援的那个女孩,至今还和老吕有联系。“她现在已经嫁人生子了。和她聊天能感觉得出来,以前她看到的多是阴暗的东西,现在则变得阳光、乐观了,说明她是真的走出来了。”说到这里,一缕难掩的开心跃上老吕的眉梢。
为了几秒钟,日日苦练功
为了提高水上救生成功率,2013年11月,南京长江大桥水域设立屯兵点。3名民警、6名警辅实行三班两运转,24小时常态值守,要求民警“以100%的准备去赢取1%的生命希望”。
老吕是第一批主动请战到屯兵点的“元老”。“屯兵点刚组建那会儿,在码头上一个集装箱里办公,冬天刷牙、上厕所都在外面公共厕所,江风很冷,睡觉是行军床,晚上铺、白天收,洗澡也没有地方,还经常停电。”老吕笑着说,“虽然条件比较差,但想着能救人,我还是很乐意到这儿来的。”
屯兵点成立不到半年,老吕就和同事们一起打破了这个不可能,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些年,他们已经成功救起跳桥轻生者6人。
老吕认为,他们每快一秒,落水者获救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分,所以到屯兵点以后,值班时,无论春夏秋冬,他晚上睡觉都是和衣而睡,手机就放在身边,铃声一响,不管是不是警情,跳起来就往快艇位置跑,边跑边接听,目的就是为了抢那几秒钟。
为了尽可能缩短救援时间,老吕平时在训练中掐时间、抠细节。经常和他一起搭档的辅警吴洪林说,老吕有时为了一个动作、一个配合,和他们一起反复开展假人演练几十甚至数百次,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主要是为了保持状态,让身体能够适应各种水域的各类水情。毕竟我们救人都是在野外,需要时刻做好准备。”老吕说。
江苏新闻广播 王德俭
通讯员 苏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