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5日从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制造业复工复产、加大企业帮扶纾困力度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面已经提升至99.7%,剔除有关市因化工安全环保整治提升需关闭、改造的企业和本年度拟退出规上企业库的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已基本全部复工;人员返岗率由75.6%提升至94%;中小工业企业复工面84%;按工业用电测算,工业产能恢复由71.1%提升至94.0%。3月当月全省工业产值同比实现了正增长,扭转了2月以来的下滑势头,逐步走上正常轨道。
省工信厅副厅长李锋介绍,省级层面排定的491家龙头骨干企业均已复工复产,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根据对2906家重点企业摸排,一季度完成销售收入、实现利润降幅比1-2月明显收窄。
医药、汽车、钢铁、水泥、手机、集成电路、工程机械、机器人、软件等23条产业链复工面均在95%以上,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超过85%。其中,汽车产业链,整车及规模以上零部件生产企业实现100%复工;船舶产业链,10家骨干造船企业全面复工;电线电缆产业链,骨干及配套企业全部复工;机器人产业链,重点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和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达85%以上;化纤产业链,产能利用率90%以上;中药产业链,产能利用率95%以上;化学药品原料药产业链,骨干企业全部复工,产能利用率90%以上。重点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产能充分释放,目前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产能利用率均在180%左右,医用口罩日产量从1月28日不足100万只增加到1200万只,其中N95口罩日产量增加了20倍;医用防护服日产量从100件大幅提升到最高13万件,普通隔离服、消毒液、红外体温计、负压救护车累计生产251万件、1.1万吨、166万只、436辆,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重大项目方面,目前正在实施的25项国家工业强基项目和6项重点技改项目均进展顺利,中车戚墅堰研究所高速动车组摩擦材料、中天储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项目已完成建设。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投资2365亿元,初步统计一季度已完成投资近600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5.2%。
中小企业方面,目前全省67.2万家中小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4%,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复工数达43922个。
李锋表示,我省复工复产情况总体好于全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云制造”、“云设计”等加速了我省工业经济的恢复和激活。省工信厅免费提供了100多款工业APP、50多个优质软件产品,为超6.9万家工业企业提供云上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远程办公、物资紧张、订单下滑、招工用工紧缺等问题。比如徐工汉云运用“5G+大数据”定制打造“工业企业疫情防控信息管理平台”,助力工程机械、制造业、物流等企业对人员、物料、部件、设备等进行精准调配,促进了相关行业复工复产和达产、稳产;江苏斯诺物联利用智云通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沃得农机紧急协调省内企业替代湖北零部件供应商供货,沃得农机3月初即实现达产,有力保障了春耕生产。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 丁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