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传奇】第十七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
2016年06月03日

 

 

    今天的博物馆传奇,讲述的是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

 

苏州桃花坞曾经很有名,因为它的木刻年画。

在相当一段历史时间里,“南桃北柳”——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闻名全国,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花红柳绿,贴上一对桃花坞的门神、一幅桃花坞的年画,年就到了。

桃花坞年画,表现的是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驱鬼避邪,民间十分喜爱。2006年,桃花坞年画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到历史,那是在明清时期,苏州桃花坞一代成为手工业作坊的集聚地,桃花坞木刻年画就诞生在这个时候,最繁荣的时候有一百多家作坊,四百多年后的今天,这里积累成了一座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有一幅镇馆之宝,正是清代中期流传下来的年画《一团和气》。虽说是镇馆之宝,可是它并非原物,只是一件复制品,原件至今仍保存在日本的博物馆中。由于它完全参照原件按照古代技法原样复制,依然相当珍贵。

这幅《一团和气》和一个明朝皇帝有关,他是谁呢?他叫朱见深,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当年画了《一团和气图》,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图粗看像是一个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边是一个头戴道冠的老者,右边是一个戴着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的一端,相对微笑,第三个人则手搭左右两人的肩上,露出光光的头顶,左手拿着佛珠,显然是佛教中人。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幅画呢?原来,朱见深当时刚刚继承大明江山,他希望自己的皇位能做得安稳、太平,也期望朝廷内外一团和气。这位皇帝的《一团和气图》属于宫廷画,传到民间则有了各种不同的版本,并根据年画产地的不同形态各异。

 

 

 

 

 

桃花坞年画《一团和气》,人物只有一个,头梳两个发髻,胸前挂有长命锁,乍一看,她应该是一位童年时期的小女孩。但当你仔细端详, 就会发现,她又像一位慈祥可亲的老奶奶,因为她的耳朵上带有耳环, 这是古代成年妇女的象征。所以,在版画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一团和气》中的人物形象是亦老亦幼,也就是说可以看成是小女孩,也可以看成是老奶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样的一幅《一团和气》,集中了桃花坞木刻年画所有的精湛技艺。首先是根据绘画制作木刻雕版,一张画有多少种颜色,就要刻制多少块版;然后套色印刷,有多少块木刻板就要套色印刷多少次;一套木刻板通常可以印刷200张左右的作品,这200张必须一次性完成,因刻板放置后再次印刷时彩色染料浸湿的木板膨胀度不一样,画面就改变了。《一团和气》共刻制26块版,需要师徒五人的配合,花费两年的时间。

 

 

 

 

 

 

 

木刻年画,制作不易。江苏新闻广播目前正在制作一组《留住手艺》的系列报道,其中报道了桃花坞年画博物馆中的美术工艺师乔兰蓉,她今年30出头,有10多年时间在磨练绘画、木刻技艺,现在开始进入创作阶段成熟期,但这个黄金时期也就只有10多年,年龄再大,木刻的眼神就差了。一个人才,来之不易;木刻一辈子,坚持不易,特别是在这种需要年轻人投入的事业上。

 

 

 

 

 

 

 

 

不过,当桃花坞年画今天回归人们视线的时候,既有传统的经典,又有创新的灿烂,它的作品的形态色彩既传统又现代,达到了艺术的新境界,甚至成为收藏品而价值倍增,预示了一种新的希望。

明天的博物馆传奇,将走进中国近代史博物馆中,讲述4封大总统令是怎样产生的。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美文
晓东
陆莹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