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朗晴名居小区上演“车位争夺战”
江苏新闻广播 2014年12月03日

 

“回家,我的车该停在哪儿?”这样的忧虑或许对于部分有车一族来说的确是个问题。最近在南京鼓楼区的朗晴名居小区的一些业主因为停车位的使用问题闹得有些不愉快,小区拥有的有限的停车泊位该如何分配?持不同态度的业主双方也搬出各自的理由,上演了一场“车位争夺战”,到底怎么回事?

 

不患贫患不公,老小区车多位少,需寻求多方解决方案

 

据朗晴名居的业主说,他们小区是在2002年底开始交付入住的,当年没有设计地下停车库和路面停车位。不过在十年前,小区里270户的业主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车。而如今,随着停车需求的增加,到目前为止小区内部也最大限度的划定了58个停车泊位,但这58个车位由于历史原因,由固定的业主使用,他们每个月缴纳给物业150元的管理费。而新增有车的业主只能在小区外面“打游击”停车,他们觉得是时候需要重新分配车位了。

 

小区内的停车泊位

 

停在小区外打游击的车辆

 

业主先生:“首先小区的车位资源是小区的公共资源应该是大家共同使用,他不是一个私人的固定的车位,不是私有产权的。十几年下来,为什么只有你们这些有固定车位的人从一开始占有这个车位就可以变成终身使用,这很不公平。”

这样一来,一直拥有小区内固定停车位的业主们不愿意做出改变,他们认为目前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重新分配车位缺口仍旧存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业主先生也说出了理由:

“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你只是换了一个方法,比如说里面停了58个人,换另外58个人到里面停,那最后就是还有一部分还是在外面临时找车位,只是还了一部分大家轮流找而已,会导致一个非常混乱的局面。”

记者了解到,为了车位该如何分配的问题,朗晴小区业主委员会将实行“敞开式停车方案”,业主先生说目前拥有的内外停车泊位一共约110个,尽管缺口还有50多个,但是希望这样可以盘活现有资源:

“在小区建立智能停车系统,两个路口处,会有显示牌显示这个小区内部和外部各有多少车位,没有固定车位,但是会显示信息会有剩余车位然后大家都可以进来,有机会停进来。”

 

政府单位开放停车资源错时停车是种方式,问题在于怎么实施

 

除了对有限车位采用科学管理方式,对于很难再挖掘新车位的老旧小区来说,“错时停车”的模式逐渐被各地尝试起来。据了解,朗晴名居周边有多个政府单位,有业主提出,希望业委会出面协调,看能否把部分业主的车辆错时停放到周边的政府单位,但目前没有任何结果。南京市城市治理委员会在20144月发布《关于加强南京市停车难题治理的决议》,明确无特别保密要求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应在非工作时间向周边住宅小区市民错时开放专用停车场。这也是在去年3月施行的《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提出鼓励“错时停车”后被再次提出,而现实情况是,以分享理念为核心的“错时停车”实行起来也并不理想。对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张克认为推广“错时停车”模式,政府机关应该起到带头作用:

“这个错时停车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什么呢,在于政府的魄力不够,就是政府党政机关带头将自用停车场晚间向社会开放,但是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向公众开放停车场。政府必须得带头,你不能只能让这些企业去带头。”

另外,也有评论者认为,尽管“错时停车”在实践和探索阶段遭遇了种种困难,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它仍然是“盘活存量”、解决居民小区停车难题的最优方式之一。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落实具体的实施细则也必不可少。

 

【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刘志】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晓东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