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淮安盱眙的听众向本台新闻热线025-96110反映,在今年5-7月期间,他们当地的几十户农民在一个叫沈阳的“粮食经纪人”的陪同下,通过了各项检查指标后,把种植的粮食卖给了盱眙县官滩粮库。然而,时至今日农民们却没有拿到一分卖粮款,金额合计110多万元。那么,情况究竟是怎样呢?
沈阳是农民们口中的所说的粮食经纪人,每当到了小麦等粮食作物收获的季节,他们会在沈阳的陪同下把粮食卖给盱眙官滩粮库。农民们告诉记者,他们选择这样做是因为通常情况下,经过沈阳这样的粮食经纪人卖粮入库,他们粮食的质量指标过关更容易,也能卖个不错的价钱。投诉的农民说,今年6月他们的小麦统一通过沈阳的名义入库了修
记者联系到了盱眙县粮食局纪委书记李其标,李书记介绍说尽管7号粮仓承包给了修
农民没有收到卖粮款,粮库不可能打白条,那么这笔钱到底去了哪里?记者来到了盱眙官滩粮库,由于当时农民是通过粮食经纪人沈阳统一将粮食入库的,那么粮库方面有没有把粮食款支付给沈阳呢?官滩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魏文洲回应说钱肯定给了:“我可以拿凭据。我们支付过的,一笔不差,一分一厘都不差。”
在记者的要求下,粮库方面出示了《江苏省盱眙县粮食收购统一凭证》,记者看到6月份的多张凭证上粮食入库姓名是沈阳,但是通过凭证领取粮食款的的签名人却是7号仓库的承包人修红梅。为什么沈阳入库的粮食,修红梅却能拿着凭证领到钱?对此,魏主任解释说因为沈阳和修红梅是同学关系:
记者通过不断联系两位当事人沈阳和修红梅,他们最终来到了官滩粮库,在多方在场的情况下,修红梅承认钱是自己领走了,不过钱已经给了沈阳,而沈阳却称自己并没有收到修红梅的钱,自己因此欠下农民110多万粮食款无法交差。
记者:“关于沈阳入库那些粮食款是你签字领走的吧?”修红梅:“基本在这边入库的粮食款都是我在接。”记者:“老百姓的粮食款在你这边吗?”修红梅:“不在。”记者:“那不是你领走的吗?”修红梅:“领走我已经给他了呀。我又给沈阳了啊。”记者:“到底欠老百姓的款在哪里?”沈阳:“我没收到。”记者:“你欠这些老百姓大概多少钱?”沈阳:“大概110万多一点。现在的局面就是她已经让我交不了差了”。
据了解,修红梅和沈阳之前存在某种合作关系,据修红梅说他们和粮库有口头协议,沈阳入库的粮食,修红梅用凭证可以领到款项。不过之后两人之间产生了经济上的矛盾,目前两人都不承认农民的粮食款在自己手上。投诉的农民们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向当地警方报警,希望警方尽快介入调查,给老百姓一个结果。
整个事件看来,粮库方面没有打白条,的确支付了粮食款项。不过在支付的流程中却存在严重的监管缺失,并没有按照谁卖粮入库谁拿钱的做法。才导致之后由于粮食经纪人之间的个人经济纠纷,让辛苦种粮的农民为其买单。农民们跟记者说,他们想走法律途径来维权,不过当下他们最担心的是种粮钱没有拿到,来年生活和农产投入都没了着落,他们感到非常无辜,也很无力。
【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刘志、见习记者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