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盐城射阳县四明镇众多农户愁眉不展,因为他们的一千多亩农田遭受毒水污染后,粮食产量剧减甚至绝收,仅存的大米颜色泛黄。眼下正是秋收时节,异常大米是否有毒、能不能流入市场?秋收农户急盼安全鉴定!
水稻绝产一半,质量大幅下降
今年下半年,陈先生在射阳县四明镇投资兴办高效农业,承包了一百多亩农田种植水稻,期盼有个好收成,可如今农田里的水稻高矮不一,浑身是黑色斑点,种出的粮食也有异常,大部分稻谷颗粒都是瘪的,颗粒也很小,而且碾出来的米颜色泛黄。
植株矮小布满斑点,稻米颗粒干瘪,米色泛黄
陈先生介绍,根据经验,往年水稻亩产1200斤左右,今年粮食产量剧减,他所承包的百余亩农田中,一半亩产仅两百多斤,一半绝收。
与农业大户相比,普通村民的情况更为严重,四明镇曙光村四组村民蒋女士家中承包了近30亩地,今年全部绝收,农民的温饱都成了问题。
据村民们初步统计,四明镇曙光村有30多个农户遭遇该情况,全镇受影响的农户达400多户,受灾粮田1000多亩。
村民认为粮食绝收是因为企业排污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呢?村民们纷纷反映,今年七月初,正是秧苗下田生长的关键时刻,他们不断地引水灌溉,但有一天河水突发异常,随后几天秧苗停止了生长:
“河里边的鱼统统死掉了(记者:3天后秧苗发黄停止生长?)嗯。”
“大片粮田受灾的根本原因是企业排污所致!”村民们说,围绕着一千多亩农田周边有四个塑料粒子厂,都是生产塑料制品的原料,其中上游的一个企业应该直接负责。
徐水塘里幽幽的绿水,岸边草木霜白
厂房门前的砖池内,满是粘稠液体,令人作呕
塑料粒子厂已经人去楼空
11月10号下午,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顺着灌溉沟渠查看,最终在尽头处找到了这家加工厂。现场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一个人工水塘里蓄着幽幽绿水,岸边的植物呈现霜白,厂房门前的狭长砖池内满是粘稠废液,令人作呕。村民说,出事后,这里已经人去楼空,之前该企业也未经过环保部门的审批,属于违法生产。
两部门给出的环评结论不一致,村民急盼说法
据了解,从7月份秧苗受损起,农业大户陈先生就开始向镇政府、县环保局、县农委反映情况,有关部门也前往田间地头查找原因。
一份射阳县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报告显示,灌溉用水取样水质达标,土壤达标;而随后的射阳县《农作物生产事故技术鉴定书》显示,灌溉水源中含有不明有害物质,导致千余亩秧苗生产异常,面对问题,两个部门得出的结论却互不一致,这下农民们更没了主意。
一千多亩水稻田,有的产量剧减,有的绝收
今年十月,他们又向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大米安全鉴定,但是截至目前,没有相关人员前往现场采样化验,此事也没了下文。
眼下,正是秋收时节,一千多亩问题农田中,仅存的粮食即将面临上市,农户们说,这样发黄的大米,他们自己不会吃,但在没搞清楚大米是否有毒时,现阶段也不会卖入市场,这样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现在,他们急盼有关部门能够前往现场,查清事实:
“我肯定不吃的,我肯定把他卖掉,自己重买点米吃,(记者:但你又良心不安?)嗯,所以我一个月前就申请有关部门鉴定了。”
针对利益受损的现状,老百姓心中有一系列疑问?如果大米受污染有毒,老百姓的损失该由谁来买单?生态农村中,未经审批的高污染企业从何而来,受污染的农田土壤该如何修复? 这一系列问题,他们恳请有关部门予以答复!
【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朱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