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大拆迁户来说,早日住进属于自己的安置房,可能是他们最大的愿望。然而,在淮安市盱眙县经济开发区,却有26户被拆迁农民,房子被拆三年多了,当地政府承诺的安置房竟然还没有动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12年下半年,因淮安市盱眙县经济开发区建设需要,盱眙县盱城镇毛营村中心组26户村民的房子陆续被当地政府拆迁。被拆迁农民朱师傅告诉记者,当初拆迁时,政府工作人员向他们承诺,一年就可以盖好安置房让大家入住。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如今快四年过去了,安置房依旧没动工。2016年5月11号上午,朱师傅领着记者来到了当地政府用于兴建安置房的地块。记者在现场看到,地块上杂草丛生,丝毫没有动工的迹象。朱师傅:
“这个地方你自己看,杂草,全部都是水沟。我天天拍照片从这个地方走,根本就没人进来施工。我们老百姓非常生气,我们去开发区管委会要房子,每次就是马上就要建了,我比你们急啊反正就说些好听话给我们听。我们就等啊,相信他一次、两次、三次,一而再再而三还是这个结局。”
据被拆迁农民们介绍,为了让孩子结婚时有个像样的婚房,不少家庭当初积极响应当地政府“早拆迁、早拿房”的号召,非常爽快地签了拆迁协议。但是,由于安置房迟迟没有动工,一些年轻人只好无奈的在出租房里完成了结婚这件终身大事。而有的家庭则因为没有按时拿到安置房,之前说好的亲事儿泡了汤。拆迁农民金大爷:
“租人家的房子肯定不是滋味咯,人家高兴了给你住,不高兴了你走吧。没房子(我家)小孩都结过婚了,都有孩子了,它(开发区管委会)也没给房子。有的小孩子结婚没有房子,人家直接就退亲不跟他结婚了。(记者:有这样的吗?)有,我们这块就几个了。”
记者调查了解到,当时,盱眙县盱城镇毛营村中心组的拆迁安置工作由盱眙县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局负责。相关拆迁协议也是由该局出面同26户被拆迁农民签订的。不过,协议签订后,这批被拆迁农民并没有拿到书面的拆迁协议。事后,被拆迁农民朱师傅从盱眙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得到了一份拆迁协议的复印件。记者注意到,当初的拆迁协议并没有明确过渡费发放期限、安置房交付时间等核心内容。部分被拆迁农民认为,这是当地政府有意这么做的。
安置房到底什么时候交付?为何拆迁协议上不予明确?记者从盱眙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了解到,当初负责拆迁安置工作的开发区社会事务局已经被撤销。于是,记者找到了曾在社会事务局工作的薛坤了解情况。面对上述问题,薛坤始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强调当地政府至今还在向被拆迁农民发放过渡费。至于安置房为何迟迟不动工,薛坤解释说:
“迟迟未动工呢它是因为目前(盱眙)商品房市场不景气,带来我们经发公司的这个平台融资方面呢很困难,一直资金保障不到位。图纸已经设计很久了,但一直没动工。作为开发区的工作人员,这么多年这20多户没拿到房子,感觉到工作上做的不到位吧,请理解。”
薛坤表示,目前,用于建设安置房的资金已经筹集到位,争取尽快动工。对此,盱眙县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李永橙这样承诺,
“一周之内,进场勘探。陆续后面的施工图设计、图审啊、招标工作啊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去做,这个呢估计要四个月这样子,(之后)施工队能够进场施工,预计一年施工完毕。”
【江苏新闻广播 (南京FM93.7)刘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