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网络约车冲击,南京出租车行业亟待转型
2016年03月03日

本台近日关注了南京大方出租车公司驾驶员担心保证金到期不能返还的报道。在报道播出后,多家出租车司机也向我们反映了类似的担心。记者进一步采访发现,这种担心的背后是目前出租车行业在网络约车的冲击下营收下滑的现实,而出租车企业和驾驶员对行业的前景也不乐观。南京出租车行业该如何突围、转型?

记者了解到,出租车承包期为一般为5到6年,前几年出租车驾驶员比较吃香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南京很多出租车公司为招不到驾驶员犯起了愁。而相当一部分驾驶员到期后不想再承包,南京江南公司的马师傅:“马上准备退车子了。(记者:不到五年就退啊?)对啊,给他扣钱。现在好多人都开不下去了,路上乘客都被滴滴快的一起抢了。每天眼睛一睁,就差他几百块钱。那个开专车的话,你今天休息的话,不拿钱,也不扣你钱。”

与出租车驾驶员同样焦虑的还有出租车企业,记者了解到,南京有部分出租车公司不愿投放新车,还有个别公司已经将车辆进行了缩减。南京大件出租车公司办公室李主任:“这两年,尤其是今年的话,在我们预测上面,从平时对驾驶员的调研来说,可能有相当一部分驾驶员要离开我们这个行业了。不是非常乐观了。(记者:想离开公司的驾驶员比例有多大呢?)大概占三分之一吧。”

 面对网络约租车和专车的冲击,出租车市场如何突围?江苏部分城市已开始了出租车市场化改革的破冰之旅。此前南京、江阴、张家港等地已实现经营权无偿使用,3月1号起,苏州市区、无锡市区、常州市区、徐州市区也停止征收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金。这使出租车驾驶员原有的“份子钱”有所降低。南京市普通车型租赁承包费标准单班由原先的每月6700元下调了600元。

杭州在去年9月率先进行出租车市场化改革,一条重要的思路就是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鼓励出租汽车企业与互联网平台合作。记者了解到,南京市江南出租与南京通用电气有限公司、中北出租、东方出租等六家公司联合成立了南京有滴科技公司,对市场打车软件进行调研后,研发推出了有滴打车APP软件,支持多人拼车等功能,南京出租车协会会长凌强:“这一次是通过新的平台和机具,已经能够实现通过计价器,对合乘的里程、计价,进行反映。另外的话,以前合乘只能打出一张发票,前面合乘的乘客,是打不出发票的。这次的话,通过机具的设计,可以同时合乘四人,也可以同时打出四张发票。”

凌强表示,目前这套新系统还在试运行阶段,估计六月之前,他们会正式推出,期望以此与网络约车公司抗衡。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顾大松认为,南京市出租行业主动拥抱“互联网+”,值得点赞。但如何做好,需要好好思考。顾大松:“原本我一个车只能坐一个人的,现在在有需求的情况下,我一个车可以坐4个人,效率是提高了,司机的收入也能提高。南京的这个做法,我觉得是很好的。传统出租车行业加互联网,这种融合发展的趋势值得点赞。但是,这种传统出租车加拼车,加互联网如何做的更好,这里面有很多可深化空间。”

顾大松认为“互联网+出租车”的推广和消费者的认同非常关键,与已经占领了相当市场份额的网络约车平台合作,也是一条路径,这一点杭州的经验值得江苏借鉴。

 记者了解到,对于迫在眉睫的出租车市场化改革,江苏省运管部门目前还未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蒋振雄局长做客本台《政风热线》节目谈到,省市出租车改革政策法规还须等待国家交通部的办法出台。对此顾大松指出,城市交通都是地方性的,在出租车行业的改革过程中,各地可以考虑先行先试。顾大松:“我们改革的经验往往是地方先行先试,然后有益的经验,成为一个主流。现在很多城市都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了,那么,如果我们把地方改革的有益经验上升到地方法规的话,他还是可以与交通部的规章不一样的。我们期待的呢,还是地方承担起主体责任,把这个改革推出来。”

【江苏新闻广播  (南京FM93.7)记者王哲  曹勇】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晓东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