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听众向本台新闻热线025-96110反映,他们是南京市莫愁新寓小学学生家长,两年前学校原址新建,预计今年八月完工,但是一千多名学生想要在9月份回校上课却不那么容易。这究竟怎么回事呢?
三间平房挡住小学消防通道 无法竣工验收
莫愁新寓小学主体已经建成,学生家长们盼着孩子能够正常搬回新校舍上课,但是却因为学校旁边的一处违建而可能会被推迟,家长:
“在学校翻建这两年时间,我们的学生在外面过度,到九月一号的时候最终会影响我们孩子如期回到学校上课。”
记者在现场看到,家长口中的违建位于学校的西北角,一共有约110平米的平房,由三间门面房组成,目前正经营着生意。莫愁新寓小学负责基建的吴主任告诉记者,这处违建堵住了学校的消防通道,导致新校舍无法通过竣工验收:
“就是车子通道,然后食堂里面运菜啊通道,都在这个地方,那边还有一个传达室(现在就堵住了)堵住了,关键就这个问题。而且这个地方是消防车的回旋地,消防车从后面过来,而且消防的主水箱就在这边。”
随后,记者从南京市规划局网站上查阅到,这块一百多平米的建筑在小学规划用地红线范围内。学校吴主任告诉,这三间房屋所在的地方是原凤凰新村卫生院的旧址,是一间传达室,目前房屋的实际使用人是卫生院的职工陈某一家。90年代初卫生院迁走以后,这块地方政府就划给了莫愁新寓小学。不过,陈某当时称自己家庭困难,没有住所,因此一直居住在卫生院的传达室里面,并向卫生院方面每年缴纳一定的租金,后来他们又在旁边搭建了部分建筑。
记者了解到,1991年,当时的建邺区政府给陈家分配了一套70多平米的解困住房,1997年陈家买下了政府分配的解困房的产权,在2004年又将该房卖掉了,期间一直持续占据着莫愁新寓小学旁的这处房屋。
三级法院已有判定 强制执行并未开展
这20多年来学校方面和陈家就房屋的归属多次交涉,并于2013年将陈家告上法庭。鼓楼区人民法院在2013年8月6号的民事判决书上说明,被告占用房屋,已无事实和法律依据,应在十五日之内迁出。陈家提起上诉,2013年12月2号,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终审判决,驳回陈家的上诉,维持原判决。之后,陈某一家又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2014年12月1号省高院下发民事裁定书,驳回陈家的再审申请。
莫愁新寓小学的吴主任告诉记者,三级法院的判定十分清楚,他们曾多次申请强制执行:
“我们从法院判决以后我们连续给鼓楼区法院要求强制执行,后来中院判决以后,我们又给鼓楼区法院要求执行,后来到我们学校这次即将要开学了,家长们一起到学校来问了,我们又一次给法院提出了强制执行,三次,结果是现在没有动静,我们在等,但是再等我们就来不及了,开学了。”
那么,为什么法院方面一直没有进行强制执行呢?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宣传科副科长张伟回应:
“(记者:他到底该不该强制执行?)强制执行肯定是要强制执行的,法院的生效判决这个东西他就是有既判力的。(记者:为什么一直没有执行?)这个里面也谈不上说一直没有执行的问题,但是这个案件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是被执行人他在这个强占房屋里面他在旁边是搭了一些违建,而且这个违建也是有人在里面居住的。所以法院从这个角度考虑也是说把这个事情彻底处理掉,在跟区里面几个相关的部门先沟通,想进行一个统一的行动,也就是把违建和我们能执行的这块统一处理掉。所以现在还处在一个沟通的阶段。”
陈家提出搬走的条件:要一套公租房 学生能否如期返校?
陈某的长子陈宁在我省某机关部门工作,他也是这三次诉讼中陈家的委托代理人,陈宁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正在继续找证据维权:
“我们三审以后找到了新的证据,找到了一个蓝图,从国土局还是哪个部门调了蓝图出来,可以证明这个房子跟学校是没有关系的。从我们角度来讲实际居住了三十多年了,户口单独的户口,单独的门牌,就像居民身份证一样,证件就是这个证件,这个就是我们的房子,只是文字上产权证没有证。”
陈宁提出,只要政府再让他们家申请一套公租房,他们就可以考虑搬迁:
“昨天我就回家谈这事,谈完以后工作做好了,第一把消防通道腾开,现在就是有公租房有地方住我们才能搬出去,要不然没有地方搬,这是很现实的东西对吧。”
莫愁新寓小学原本计划今年八月十五号正式竣工。一千多名学生能否在九月份如期回校上课?学生家长十分着急:
“我作为家长,或者说我们全体家长来讲我相信都希望区政府,教育局,法院甚至乃至到市政府都应该去关注这个事情,尽快的解决这个事情,让我们孩子早日回到我们的学校。”
【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刘志、实习记者万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