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马湖是江苏省第四大淡水湖泊,同时也是宿迁、徐州两地市民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但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记者爆料,屡禁不绝的疯狂的非法采砂活动,正在破坏骆马湖的生态系统,威胁广大百姓的饮用水安全,严重透支着湖区的生命,到底怎么回事?
非法采砂已导致数十个岛屿消失
骆马湖是江苏省第四大淡水湖泊,横跨宿迁、徐州两市,湖水面积300多平方公里,被江苏省定为苏北水上湿地保护区,又是南水北调的重要中转站。
为了摸清湖区采砂情况,4月28号,记者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乘坐快艇进入湖区深处,查看了张宅、城上、三湾水域。
“张宅”是湖区深处的一个小岛,上面生活着十多户渔民,原本这里芦苇茂密、野花飘香,如今岛屿塌方大半,渔民家园正在消失,渔民老陈:
“都给他打砂打塌了,原来有十几亩地,我们小工棚都在上面,现在塌了不敢住,三分之二塌了,(记者:把底下抽空了,岛就塌下来了?)对对!”
正在消失的小岛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黄砂开采以来,骆马湖原本星罗棋布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湖中岛,均已先后消失。
接下来,记者进入三湾水域,这里的情况令人震惊,数百艘打砂船聚集,林立的打砂桩密密麻麻,望不到尽头,一艘艘打砂船在疯狂吸砂的同时,大量排放洗砂废水,清澈的湖水瞬间浑浊不堪。
骆马湖三湾水域密集的打沙船
记者登上一条打砂船,船主说,他的船开采深度达五六十米,在吸光一处砂子后,他能感觉到湖底的塌方动静,随后周边的流砂迅速填补空洞,他们又能继续开工了:
“我们这个深,能打到五六十米,地底下砂掏空了,然后上面往下塌,最多能塌下去十来米,这儿打空了,不打了,砂子流动,流过来。”
记者从骆马湖渔业管理委员会获知一份数据,骆马湖宿迁湖区共有采砂船2000多条,从业人员1万多名,目前均属于非法采砂。
渔民们说,现在湖区出现渔业萎缩,采砂膨胀的异常局面,为了有更多的地盘吸砂,打砂船时常和渔民争地、争利,偷鱼、割网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渔民因为害怕,被迫转让出了自己生产多年的水面。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或将威胁饮用水安全
除了和渔民争利,采砂还严重破坏湖区的生态环境,并导致水体受到污染,最明显的变化是,渔民原来直接取湖水饮用,现在只能上岛打井取水喝。
宿迁市“两湖办”副主任郑思广告诉记者,采砂破坏了湖区生态环境,导致骆马湖由浅水湖变成了深水湖,湖底没有生态,呈现出“荒漠化”,从外,采砂还导致水质恶化:
“采砂对生态的破坏主要是几个方面,湖水越打越深,以前骆马湖是两三米的浅水湖,他的植被生态、鱼类,底栖的生物、植物,都只适应两三米,现在打了几十米,底下基本是“荒漠”,第二个,这种作业方式把底下的土层搅动了,造成水底多年沉积的物质重新溶解到水里,现在隐患比较大的是氟化物,现在氟含量已经快到临界值了,现在还安全。”
宿迁有18万户居民、约60万人口饮用骆马湖水,银控自来水公司水质检测经理叶慎忠长期监测取水口水质变化情况,他证实了“两湖办”方面的说法,该负责人表示,多年来,骆马湖水中氟含量一直不断增加,水厂很难去除:
“从我们检测的数据来看,氟化物都是逐年上升的,一般超过1.0毫克每升的话,会对人体造成黄牙病,我们2009年检测最低是0.56毫克每升,后来是0.7~0.8左右,2014年就高了到0.9毫克每升,什么原因我们正在分析,可能跟打砂船是有关系的。”
宿迁市银控自来水公司
除了氟化物增加,打砂还造成骆马湖内氮、磷含量升高,这是蓝藻以及麦黄草爆发的诱因,宿迁市环保局生态处处长王劲松:
“前段时间做调研时,磷的释放量比较多一点,磷释放出来后,会随着水的流动,植物的生长氮、磷是营养元素,会促进它的疯长,比如麦黄草,蓝藻都是以这个作为营养元素。”
记者从多部门了解到,由于湖水富营养化,目前骆马湖内已连续多年出现大规模的麦黄草季节性腐烂,同时,湖区内开始出现了蓝藻的身影。
徐州正在投资建设骆马湖饮水工程
就在各方担忧采砂船对湖区生态环境及水质带来破坏的同时,骆马湖北岸的徐州市,正投资24亿元,利用两年时间,加紧建设骆马湖饮水工程,以期让500万人口喝上更健康的自来水。如此浩大的饮水工程,是否会受到疯狂采砂的负面影响,导致水质安全隐患?徐州市水务局水资源保护处处长韩刚解释,经过科学评估,骆马湖徐州取水口水质达到2至3类标准,这得益于徐州科学有序的采砂管理模式,不过该负责人也坦言,骆马湖是一个整体,如果不对采砂进行全面科学管理,长期看,整体水质会受影响。另外,违法采砂成了防洪的最大破坏者:
“骆马湖有行洪要求,对这个影响非常大,发大水的时候很危险的,所以在这个方面要很好的研究。”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范成新研究员也为对此深感担忧,他认为骆马湖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需要“看病开方”的阶段:
“它现在问题是打得太深了,里面还有污染的东西,我们搞湖泊研究的人这是个常识,那这个影响肯定是很大的,应该对湖底 地形进行调查。”
就在各方都在呼吁“救救骆马湖”的时刻,湖区疯狂的非法采砂并未停止,大规模违法开采、成群结队的运输、层层加价的买卖……这样的“盛况”仍在日复一日的上演,严重透支骆马湖的生命!
每条非法采砂的船只每天收入上万
记者从骆马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处了解到,骆马湖宿迁湖区共有采砂船2000多条,从业人员1万多名,目前都属于非法采砂。采砂造成湖区水质变差,防洪安全受到威胁。不仅如此,骆马湖上的职业渔民也是叫苦连天,采砂船势力强大,他们经常被欺负,渔民:
“他们现在打(砂)就在我们网箱区,不敢惹啊,割你网箱,采砂赚钱嘛,他们这些砂泵船上,全部有小艇,小艇都是一些社会闲散人员聚集一块,嫌他们网箱碍事了,他们就给你搞破坏,用刀割了,割了网箱就不能放这儿了,你走了他们就过来打(砂)了。”
不过,据了解,也有的渔民在被威逼利诱下,将自己的进行渔业生产的水域卖给了采砂老板,从而获得一次性的补偿。
打沙船作业深度能达近百米
采砂活动如此疯狂,只为了诱人的利益。据当地知情人士透露,一艘采砂船一天可以采大约2000吨砂子,按照目前的价格,每天可以赚取上万元利润。
一位举债买船的船主告诉记者,骆马湖里,每条船之间有严格的划分界线,用卫星进行定位,不过他们只是打工者,幕后老板是那些有能力“圈地”的人,被称为“塘主”,他们能量很大,这些“塘主”是谁?船主笑而不语。
骆马湖管理部门多,非法采砂难以全面管制
骆马湖为何会出现大规模的非法采砂活动?记者了解到,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在2013年以前,骆马湖的采砂是由“宿迁砂矿”来管理的,属国企性质,作为企业一方面要采砂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却又行使着行政管理职能,并与当地财政利益挂钩,每年上缴收入8000多万元,在该背景下企业联合外部力量共同开采,导致采砂活动愈发猖獗。
事实上,骆马湖管理部门很多,包括国家水利部淮河治理委员会下属的流域机构——骆马湖沂沭泗管理局,同时江苏省内又把它划为省管湖泊,省水利厅又要管,省海事部门、渔业部门也能管,另外骆马湖又横跨两个市,宿迁和徐州,地方政府也能管,各方的权力交织,制止采砂的态度也各有差异。
2013年,宿迁市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设立了正处级派出机构——湖管办,希望通过搭建一个平台,实现多部门联合管理,同时收回了“宿迁砂矿”对采砂的管理权限。
一条正在排放洗沙废水的打沙船
此后,湖区的疯狂采砂行为有所收敛,打砂船远离了取水口、防洪大堤,并被集中压缩在湖区西北部。但这样的“保守治疗”管理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大量的无序非法采砂仍未停止疯狂的脚步。
一位采砂船主告诉记者,湖管办是在管理,不过只要执法人员一走,他们又可以开工了:
“受两湖办管,他不能白天夜晚的管,他来管,他不给干了俺就去玩去了(记者:两湖办来了说不准采了,你不听会怎么办呢)能说实话吗?说机器给了你砸了,然后给你带走罚三万块钱,带走到那儿签完字又放出来了。”
采砂群体形成产业链,从业人员有好几万
让宿迁市湖管办感到压力的是,长期以来骆马湖上的采砂群体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一位生活在湖边的居民告诉记者:
“采砂这块涉及的产业链,人员太多,涉及的光采砂从业人员好几万。采砂就泵船上有人要采砂,采砂以后有这些小的运砂船他们要把砂子运走,就是船民采砂从业人员,包括周边一些卖油的,买吃的,还有周边一些搞修理的。”
这样的产业链关系着上万人生计,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此,湖管办副主任郑思广告诉记者,政府方面从维稳的角度考虑,正在慢慢协调推进。
记者在宿迁采访时感觉到,多个部门均表示对此很重视,但如今的难题怎么破?关键在于决策层对于打砂船的“去与留”的问题,究竟是全面禁采,还是有序放开?如今的“举棋不定”造成下属部门的困惑。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6月至9月骆马湖防汛期间,宿迁实行了全面禁采,并取得了成效,但之后非法采砂又死灰复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张克认为整治骆马湖非法采砂,关键看政府有没有想治理的决心:
“目前,地方政府态度暧昧,患得患失,没有很好的履行主体责任。骆马湖采砂时间暴露出自然资源立法和执法资源不足以及地方环境事务多头管理的矛盾。”
而如今,除了政府划定的取水口等保护区域以外,骆马湖已经几乎被非法采砂船瓜分殆尽,用当地人的话说:每一条非法采砂船的背后都有塘主,这些人才是非法采砂船的真正掌舵人。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塘主都什么人?如何坐大到地方政府不敢碰?超过2000条非法采砂船疯狂开采下去,未来宿迁、徐州两个城市的取水口的水质还能保证吗?
【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