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也有儿童服用兰菌净出现不良反应
江苏新闻广播 2015年04月10日

本台近日报道了无锡一婴儿服用兰菌净后被确诊为川崎病的事情,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所谓二类疫苗兰菌净的真实身份是药品,却被作为二类疫苗在推销。而各地疾控部门对兰菌净是否属于疫苗表达却含混不清。在报道播出后,记者又接到一位河北省的家长反映,自己一岁大的孩子在服用兰菌净后也出现发高烧、出皮疹等不良反应,最终孩子医治无效死亡。

 

河北一儿童疑因服用兰菌净而过敏导致死亡

 

河北石家庄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一岁大的孩子在服用兰菌净后,与无锡姜女士宝宝类似,也出现了持续高烧和出皮疹的状况。她是130号在石家庄市赵县新寨店镇卫生站购买的兰菌净,298元一瓶:

130号的时候孩子开始用的,就是我们在接种其他疫苗的时候他说你看看孩子是不是需要用,对孩子身体好,所以说我们就用了。(记者:卫生站当时是推荐使用的?)嗯,推荐使用的。”

孩子服用后出现持续发烧,但当地医院一直没有判明孩子发烧的原因。在前后服用了近20天后,孩子出现休克,被紧急送到北京市儿童医院,医院初步判断孩子出现免疫系统受损症状,可能药物超敏导致。42号,孩子最终医治无效死亡,死亡原因正在调查。

 

卫计委的回复没有正面回答是否为疫苗

 

作为药品注册的兰菌净为何会被当作疫苗?几经努力,记者获得了国家卫计委给媒体的一份回复邮件,回复中称:“疫苗定义为‘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兰菌净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一种生物制品。”

一位疾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家卫计委的回复没有回应公众的质疑,表述很含混:

“兰菌净是一种生物制品,我们知道是生物制品,但是你要分治疗用还是预防用。(记者:那从刚才卫计委的回复中它承认这是疫苗了吗?)他当然没有承认这是疫苗。(记者:那承认它不是疫苗了吗)也没有说,这个里面都没说。很奇怪的回复。”

 

 

该业内人士说,国内部分省市没有采用兰菌净作为疫苗,就是因为兰菌净在很多方面不具备疫苗的条件,且没有临床数据:

“大概是09年他们也来找我们嘛,找我们看一些资料,但是我们觉得这个资料太少了,一点不充分。我们有一个专家组,疫苗的资料提供给我们,我们会有一个专家组会去评估他,从它的效果、安全性等等方面,疫苗必须是预防性生物制品。再就是疫苗必须要批签发,但是兰菌净没有,它投好资料我们初审就pass掉了。”

国内知名儿科专家张思莱也明确地告诉记者,兰菌净不是疫苗,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服用:

“它是以治疗性生物制品进来的,不是预防性生物制品这个批号进来的,也就是他是治疗用药,它不是疫苗,是起着预防性作用的。不应把兰菌净作为二类疫苗来推广,这个推广本身就是错误的。”

张思莱建议,如果家长想给孩子预防呼吸道疾病,只需要接种流感疫苗就可以。

 

兰菌净的代理公司未作回应

 

多方专家都质疑兰菌净,代理公司又如何回复呢?记者尝试与兰菌净上海代理公司和兰菌净宣传单上的咨询电话进行联系,但对方均声称与兰菌净无关:

“(记者:兰菌净的咨询专线是吗?)我们不是兰菌净的咨询专线。(记者:宣传材料上写的是这个电话啊?)不好意思,我不了解这个情况。(记者:这里是兰菌净的公司还是代理啊?)我们不做兰菌净。”

关于兰菌净,有一篇论文广为流传,用于证明兰菌净具备预防作用,叫做《舌下滴入多价细菌疫苗对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疗效观察》,论文有9名作者,钟南山院士是最后一名作者。但记者仔细阅读该论文发现,其研究的对象是患特定疾病的儿童,研究目标是兰菌净的疗效,而不是预防效果。结论是,兰菌净针对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且经正规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儿童有一定效果,即其用药对象是患病儿童,并非健康儿童。记者也与钟南山院士取得了联系,但是截至发稿为止,钟南山院士没有回复记者。

本台有关质疑兰菌净是否属于疫苗的报道播出后,很多家长质疑兰菌净是如何进入预防接种部门的,对孩子服用兰菌净以后是否会产生不良后果也表示担心,但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却迟迟没有明确回应。此事本台将会继续关注。

 

【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王哲、刘志、王博男】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晓东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