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一村庄被3化肥厂包围 纠纷8年未解决
江苏新闻广播 2015年03月30日

无锡江阴市青阳街道五龙泾村,与无锡惠山区玉祁街道只有一河之隔。河的南边,是惠山区境内的三家复合肥企业。五龙泾村部分村民连续8年向环保部门举报,称这三家企业产生的各种污染,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对此,其中一家被投诉企业坚持认为,污染事实不存在,并且称当地环保局乱作为,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企业的生产给村民生活带来影响

 

被村民举报的三家企业分别是:无锡保利化肥有限公司、无锡市太平洋化肥有限公司和中农新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三家临河而建的企业,呈“品”字形,距离五龙泾村最近的一家企业约100米。每家企业都有高耸的烟囱,正好与村庄隔河相望。

 

河对岸的化肥厂

 

部分村民告诉记者,三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和粉尘,以及工厂配套码头产生的噪声严重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我有的时候一闻到那个(味道)就要发气喘,今天的风这样还可以。”

“刮西风就有问题。”

“老百姓一年四季白的衬衫衣服不能晒在外面,它这个过来的黑粒子掉在我们衣服上面洗不掉。”

 

村民隔着窗户就能看到对面的化肥厂

 

据了解,“保利化肥”和“太平洋化肥”两家企业均取得了完备的环保手续。但是部分村民认为,这两家企业的排污还是对他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于是,从2007年起,他们反复向有关部门信访投诉。惠山区、江阴市和无锡市三家环保部门多次对这起跨界污染信访案件进行协调处理。一年后,“保利化肥“给了每位村民一笔补偿。村民代表倪仁彪:

“它(保利化肥)说我们以前污染了你们,我们给你们赔偿,每个村民赔两百块一个人,那么你拿钱的时候签个字,后面它说我们会整改好,保证不污染你们。签字以后,它说它就合格了,从此以后不理我们了,把我们骗了。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个事情,它要搞一个环评跟那个执照。(记者:为了通过环评?)环评和审批。”

倪仁彪告诉记者,上述三家企业,村民们对“中农新肥”的意见最大。2009年,该企业的一个新项目动工建设,立即被村民举报。省、市环保部门调查后认定,项目未经环保审批同意,必须停止建设。可是,项目搁置一段时间后恢复了建设。

 

工厂整改后被批准恢复生产,村民仍不满意

 

记者了解到,惠山区环保局还批准了其试生产,理由是企业环评手续已补办到位。然而,随后几年里,倪仁彪等村民的投诉并未就此停歇。省市环保部门也多次责令“中农新肥”停产。可是,惠山区环保局多次以“企业整改到位,污染物排放达标”为由,同意了其恢复生产。对此,倪仁彪等村民代表质疑,惠山区环保局执法不严,有意包庇“中农新肥”。对此,惠山区环保局予以否认。该局工作人员:

“严格执法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而且依法行政也是对我们环保部门的基本原则,我们对任何一个执法人员都是这么要求,我们既要维护老百姓的合法环境权益,但我觉得我们在环境执法过程中也不能乱作为,不作为。”

 

惠山环保局给村民的信访回复

 

对于当地环保局包庇自己的说法,“中农新肥”负责人金锡生并不领情。他坚持认为,目前,企业各项排污均达标。在他看来,迫于群众的上访压力,惠山区环保局多次要求企业停产,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金锡生透露,有村民代表想借此事向他索要钱物:

“我这边都有录音的,他要我三百万,叫我摆平他,我说我绝对不会摆平他。我给环保部门也讲的,如果说我这个企业达不到环评要求,确实是污染了空气,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活,我责无旁贷,我承担全部的责任。”

金锡生表示,为了平息这场纠纷,他曾试图跟“保利化肥”那样,给予每户村民一万元补偿。但是,因为村民内部意见不统一,一直未付诸实施。采访中,企业和村民都表示愿意协调解决这个难题。惠山区环保局也曾多次搭建平台,让当事双方协商解决,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学教授邱建新认为,只有严格依法处理,环保部门才能获得企业和居民双方信任:

“如果它确实达标的话,政府确实可以搭建一个平台,为企业和周边的居民之间进行一个协商,企业可以对老百姓进行适当的补偿,但老百姓也不能过度维权。但如果不达标,政府就应该严格依法来处置。”

 

【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刘康亮】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晓东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