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我省不少乡镇出现了“粮食银行”,解决了农民日常粮食储藏保管的难题,农民家里需要米、面时直接就去取,方便、快捷。在徐州铜山区棠张镇有一家面粉厂经营多年,赢得当地群众的信任,不少人每年都把收获的小麦存入该厂,如果不想吃面粉还可以按照存入时的收购价卖给面粉厂换现金,可是近日记者接到农民们反映,面粉厂突然宣布破产,千余户居民的七十多万斤口粮“打水漂”。
面粉厂倒闭造成农户存粮打水漂
铜山区棠
“原来他的面粉厂也只是一个单纯生产面粉的地方,后来他们增加业务推出了把你的农户储存的粮食储存在我这儿(面粉厂),你如果现在要现金我(面粉厂)可以给你换成现金,如果说你想换面粉,我(面粉厂)可以给你折成面粉,这样你吃多少可以过来拿多少。”
“沙朝栋面粉厂”正式名称为棠张镇瑞祥面粉厂,企业负责人沙朝栋就是当地人,在
“最近的一次这是余687斤,这是(2014年)12月6号的,687斤的面合计换成粮食的话,是一斤粮食换八两面,这应该有接近一千斤左右的粮食。”
面粉厂自制的粮本简单但清晰
记者在棠张镇区北面不远的路边找到了面粉厂门市部,招牌上写着兑换面粉、挂面、粮油、大米,收购小麦,房间内人去楼空,门市部的后面就是面粉加工厂,工厂大门紧锁,厂区内空无一人。
元旦后该面粉厂宣布倒闭,沙朝栋没有离开棠张镇,但是记者无法联系到其本人。根据这家面粉厂的台面账目,棠张镇有1400多户农民把小麦“存入”该厂,事发后镇政府的统计显示,目前有1039户农民的73万多斤小麦不知所踪,涉及资金120多万元,农户中存粮最多的有四千多斤,最少的在三百斤左右。
面粉厂出库区还堆积着不少面粉
棠张镇统战委员鹿丙峰说,2014年该面粉厂发生工人伤亡事故后经营开始下滑,导致关闭:
“出现事故赔偿不少钱,这个企业他就运转不下去了,现在呢他这个企业是他自己说破产的,没有一个有正式资质的机构来认定,(这件事)涉及的群众比较多,也涉及到群众直接利益。”
该存粮形式属于市场行为,农户自身需要承担风险
鹿丙峰表示,这种“以物换物”的交易形式是自发形成的,镇政府对企业的行为也没有办法干预:
“他这个不出问题的话,对老百姓来说是意见好事,粮食有地方放,作为面粉厂他认为老百姓卖粮食直接送我这里来,我收粮食也很方便,现在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服务,你说去监管他没有这个职责也没这个权限。”
面粉厂已经停产,厂区内空无一人
采访中村民们不解,是不是企业破产就可以有理由不还农民们的口粮呢?江苏永伦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郑瑞华说:
“企业进入破产程序之后是依法进行破产,经过清算之后剩余的净资产按照债权的比例来进行分配,打个比方如果说你是1000斤粮食,那么到最后你参与分配的比例有可能只能拿到500斤,那么其他的500斤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市场风险。”
目前徐州公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此事。“粮食银行”是近年来在我省农村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粮食经营业态,一些粮食加工企业模仿操作,但是由于缺乏市场分析和风险预防等相关措施,企业经营不善或资金链断裂后关门走人,容易导致农民利益受损。这里也提醒广大农户,选择“粮食银行”存放粮食也要注意风险。
(应投诉人要求,文中投诉人的姓氏为化名)
【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孙强、赵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