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业总产值长期稳居全国首位,有“第一产能大省”之称。做好化解产能与转型升级的“加减法”,是江苏省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在去年国务办公厅组织开展的第二次激励督查时,江苏省提前3年完成煤炭去产能总目标,超额完成全年钢铁去产能任务,受到通报表扬。
去年,江苏沙钢集团对外贴出承诺书,压减炼钢产能83万吨,封存1台75吨炼钢电炉,不再恢复生产。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表示:“如果说我们过去十年之前还要把钢铁做大,但是现在的思路是把钢铁怎么来做强做精,特别是围绕市场急需要的产品要加大研发的步伐。再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我们的产品质量70-80%都要按照世界标准来组织生产。”
作为第一工业大省,江苏省长期重视制造业企业的更新换代。在2011年全省范围开始实施的“转型升级工程”中,去除落后产能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进入“十三五”时期,江苏省提出到2020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750万吨、煤炭产能836万吨。截至去年底,全省已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214万吨,占全国钢铁去产能总量的近10%,提前完成当年目标量;并达到煤炭去产能总目标。
如果没有巨大的好处,谁也不会舍得抛弃多年辛苦积累起来的生产能力。在我省去产能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给出政策依据,调整产业政策,在产业目录中剔除落后产能,再分解指标直达企业,进行严格考核。注重帮助企业寻找出路,提供“托底”补助,对转型企业给予便利,激发企业自身去产能积极性。
今年1月,中天钢铁发出公告:新建炼铁产能411万吨、炼钢产能96万吨,主要围绕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高端制造产业,加大汽车钢、轴承钢等重点品种的市场开发力度。相关负责人刘宇:“定位高端的产品,上了许多国际先进的一流的设备,使我们产品质量有更好的保证,这两年我们在产品开发上,中天的特钢产品、中高端产品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华东地区的高端用户有了不断进入以外,在重庆汽车行业市场上也取得了比较大的份额。”
今年,江苏省将继续坚定不移去产能,倒逼钢铁、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积聚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丁凤云、孙西娇、曹勇
江阴台、张家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