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丰碑矗立 一甲子精神永续——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建成开放60周年
2025年11月06日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下,淮海战役书写了以少胜多的辉煌历史,也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11月6日,作为传承这份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迎来建成开放60周年的重要时刻。60年来,通过场馆升级、资源保护、历史传承等多维发力,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已经成为年均接待观众超400万人次的著名红色地标。

    回溯建塔初心,1949年1月26日,淮海战役结束不久,中共中央批准在徐州建纪念塔,以缅怀烈士,昭示后人。当时,由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及南京、济南军区组成的建塔委员会,克服初期经济匮乏等重重困难,全力筹建,终将蓝图化为现实。1965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落成开放。

    六十周年之际,“人民的丰碑”主题图片展在纪念塔围廊静静铺展,通过100多份珍贵历史档案与照片,系统梳理与展示纪念塔从决策筹建到庄严落成的完整历程,透过泛黄的图纸、方案手稿与珍贵的纪实照片,讲述建塔背后的动人故事。“当时得知要在家旁边建塔,大家都高兴。”参与过建塔的胡大光回忆说,他当年主要负责园区的铺路、植树等基础建设,村里生产队的两位农民,还被选为塔身 “支前” 浮雕的人物原型。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而这座纪念塔的建成,同样凝聚着多地群众的集体力量。

    岁月流转,丰碑无言,而精神永续。近年来,淮塔管理中心践行 “把淮海战役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的重要嘱托,全力推动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新生。文物保护工作持续发力,累计新征集粟裕弹片等文物672件/套,修复受损纸质文物36件/套,完善馆藏7787件/套文物档案信息,构建淮海战役保护大格局,“淮海战役历史展览中文物史料的活化运用”获评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编辑研究科副科长赵歌君说:“得益于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及南京、济南两军区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史料收集工作基础扎实、成果丰硕,不仅编撰完成了九册《淮海战役史料汇编》,还在持续征集旧书刊等珍贵史料,通过不断补充、购置,进一步丰富史料库存。”

    薪火相传,淮塔管理中心不断探索创新红色基因传承形式,让淮海战役革命精神穿越时空、浸润人心。在学术转化领域,编辑出版全国首部关于淮海战役的口述资料《淮海战役亲历者口述史》,为历史留存鲜活记忆,还会同省党史办、省党史学会编撰《淮海战役革命精神读本》等著作,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红色教育资源。今年首创的 “红色文化直通车” 教育品牌,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社会教育课科长高聪介绍:“目前红色文化直通车已经走出去54场次,覆盖机关、企业、部队、学校等等。我们的红色教育活动还针对不同受众,设计定制化课程,例如,针对党员干部,我们开发了场馆内的现场教学活动,沉浸式体验我们的微党课。而对青少年,我们也开发了一体化的思政课,通过体验式、互动式和情景式的思政课,让青少年们感受红色教育。”

    六十载丰碑矗立,一甲子精神永续。从战火中诞生的胜利之光,到新时代闪耀的信仰之火,这座屹立于凤凰山麓的红色地标,以文物为证、以创新为桥,让淮海战役革命精神历久弥新。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查多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晓东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