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与中国私募股权机构博裕资本(Boyu Capital)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组建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根据协议,博裕将持有合资企业最多60%的股权,星巴克保留40%,并继续作为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与授权方。根据星巴克自己发布的公告,交易定价基于合资公司约 40 亿美元的估值,合资公司无现金也无负债。这意味着博裕资本只用了24亿美元就获得了星巴克中国的控股权。
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继续以上海为总部,管理并运营目前遍布中国市场的8000家星巴克门店。博裕资本将在此基础上获得星巴克在中国零售业务的经营主导权,而星巴克将通过品牌授权与股权保留继续分享收益。星巴克方面预计,其中国零售业务整体价值超过130亿美元,包括出售控股权所得(24亿美元)、保留股权价值(16亿美元),以及未来十年持续的品牌授权收益(90亿美元,每年9亿美元)。
星巴克于1999年在中国开设第一间门市,到2015年,中国已发展成为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公告显示,未来双方将致力于未来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20000家。
就在10月30日,星巴克披露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其“连续四个季度营收增长”“同店交易量激增9%”,不过与此对应的是:同店客单价同比下降7%。财报摘要里也明确表示,持续的增长势头得益于非咖饮品创新与价格调整带来的需求增长,以及快速增长的专星送业务需求。
近年来,为应对中国市场变化,星巴克中国不断开拓创新,包括发力非咖及食品品类、打造特色门店、联名跨界、深化本土供应链整合等,“中国味”越来越浓。
当星巴克中国变得越来越不“星巴克”,其品牌内核如何继续在中国市场生根开花,且行且看。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丁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