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企创融通汇“专精特新”专场活动近日在淮安举行。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江苏省科协、江苏省工信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设区市科协企业工作负责人、专精特新企业代表、省部属企业科协代表、省级学会代表、淮安市科技型企业代表等190余人参加线下活动。
本次活动以为“专精特新”企业搭平台、建网络、解难题为目标,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智库专家、科学家、技术服务机构,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等课题,通过强化对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活力,为“专精特新”企业增智赋能。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吸引了3万余人线上参与。
淮阴区副区长高传荣表示,本次专场活动以“搭平台、建网络、解难题”为目标,汇聚了顶尖专家与政策制定者,聚焦“用好新质生产力、攻坚卡脖子技术、培育创新人才”三大核心议题展开交流研讨,推动经验共享向产业协同深化升级,为淮阴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希望与会企业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做优做强企业,为淮阴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实体经济向纵深迈进的关键力量。此次活动汇聚众多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围绕政策解读、前沿引领、成果展示等展开研讨,是中国科协团结凝聚广大企业科技工作支持、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服务构建优质高效的专精特新企业体系的具体体现。”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产学研合作促进处处长张海新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江苏省科协二级巡视员王小锋表示,本次活动聚焦“专精特新”企业,旨在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这不仅契合当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也是科协系统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实践。“科协组织要做好枢纽,输送高端资源;要聚焦产业,以资源赋能;要组织优势,服务人才成长。江苏省科协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在高端资源导入、人才托举、创新方法推广等方面发力,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他希望,广大企业积极抓住机遇,加强与学会、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为推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旨报告环节,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晓臣,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李千目,江苏省工信厅中小企业局一级主任科员付春丽,苏州工学院三级教授陶国彬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题为“光敏剂结构调控及其肿瘤多模态治疗”“AI如何转变为新质生产力”“江苏省专精特新政策解读”“TRIZ创新方法推广及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报告。
活动期间,中国科协、省科协,省级学会、企业科协代表还走访调研了中天钢铁(淮安)公司和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等两家“专精特新”企业,实地察看了企业的核心产品与技术应用场景,认真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关于当前生产经营状况、核心技术优势、市场布局及未来发展规划等的详细介绍,并重点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周洋 供稿/省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 淮安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