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盛夏时光,能让不同年龄的艺术爱好者收获怎样的热爱与成长?今天(8月17日),江苏省戏剧学校暑期艺术培训营汇报展演圆满落幕。这场汇聚了老中青少全年龄段学员的成果展示,以“课堂筑基、非遗寻根、红色铸魂、舞台砺心”四重体验为脉络,在京剧、戏剧两大专业课程的深耕中,让“全龄艺趣”的种子在盛夏破土,既彰显了江苏省戏剧学校的专业底蕴,更印证了艺术教育跨越年龄的感染力。
不止于“教技艺”,更在于“育热爱”
本次十日课程“全龄参与、立体浸润”为核心,打破传统艺术培训的年龄界限与单一模式。
课堂上,老师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学员定制教学,为少儿扣准京剧台步的基础弧度,为成人解析戏剧台词的情感张力,让“零基础”与“有基础”的学员都能找到适配节奏。
在非遗研学之旅中,学员们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于投壶博弈中涵养专注定力,在漆扇绘制间品味雅致意韵,随刚毅辞藻诵读感受文字的铿锵力量,从经典戏曲唱段里浸润艺术的传世风采。
红色铸魂环节,通过《红色娘子军》(京剧)等经典剧目的片段研习,从“角色模仿”到“历史共鸣”,让革命精神在不同年龄层碰撞出独特火花。
专属舞台课程里,全年龄段学员共享专业剧场资源,从孩童第一次候场的紧张,到成人克服羞涩的从容,每个人都在聚光灯下读懂“舞台即生活”的深意。
省戏校培训营想让全龄段学员发现,艺术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而是能陪伴一生的乐趣。无论是京剧的“唱念做打”,还是戏剧的“声台形表”,课程设计始终围绕“专业筑基、全龄适配、热爱传递”展开,这正是江苏省戏剧学校作为专业院校,对“艺术普惠”的独特诠释。
十日四阶,全龄登台的成长与共鸣,让热爱在舞台绽放
“艺海无涯勤作舟,舞台有境苦为径”,这群学员用10天证明:热爱加坚持,就能创造奇迹!梨园无界戏曲班学员每日打卡精雕台步、打磨唱腔,眼神念白反复雕琢;创艺戏剧班学员家中揣摩台词、调整肢体,遇惑发视频请教,尽显艺术执着。学校名师团队因材施教,严抓基本功又启创意思维,助力全龄段学员从“艺术爱好者”跨越为“舞台表演者”。
汇报演出中,《红娘》显戏曲程式之美,《红色娘子军》重现革命豪情;创艺班《公鸡国王》幽默机灵、《黄山松》诗意风骨。原创短剧与经典选段轮番登场,共筑专业又富感染力的艺术华章。烫金证书与热烈掌声定格十日成长,这结业,更似“艺术新生”的加冕礼!
十日为始,艺趣之路未完待续
艺术是心灵的桥梁,更是精神的火炬。省戏校校党委书记穆峰表示:“要让更多人领略艺术的魅力,让文化自信代代赓续!”接下来,学校将以此次结业汇报为新起点,深化艺术教育改革,扩大培训覆盖面,创新教学模式,惠及更多群众;同时挖掘红色与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具时代特色与江苏特点的艺术教育品牌,为文化强省建设和全民美育贡献坚实“戏校力量”。
演出落下帷幕时,学员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10天很短,但艺术的种子已经发芽——或许未来某天,他们会带着这份热爱,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从校园到社会,江苏省戏剧学校将始终以艺术为桥,怀揣美育初心,肩负文化使命,让艺术真正浸润更多人的心灵,在守正创新中拔节生长,不断续写生生不息的时代新篇。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沈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