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糖纸为霓裳:苏大博物馆首展民国才女伍成章艺术人生
2025年06月13日

    6月11日下午,伍成章艺术人生首展《方寸间的灵动——伍成章糖纸人艺术展》在苏州大学博物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首次系统展示民国上海美专女艺术家伍成章的艺术世界,汇聚其创作精品200余件,引领观众走进这位女性艺术家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化“废”为宝,以生活智慧孕育出的民生美学。

    伍成章(又名伍曼晖,1913年—1985年),湖南长沙人,1932年至1935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作为当时极少数的女性美术生,她师承陈盛铎、张弦等名师,接受了严谨的学院训练。美专“闳约深美”的教育理念,滋养了伍成章远超一般民间手工艺的审美深度与造型张力。

    毕业后,伍成章退居家庭,生养六子一女,培养五个儿子成人成才,直至 1985 年因病逝世于上海。在数十年的烟火日常中,敏感的气质和丰富的创造力驱使伍成章在日常中发现美,以“生活化艺术”突破创作困境,在厨房灶台边以塑料丝、糖纸等非传统媒介创作,演绎出融合民间智慧(材料转化)、学院素养(人体动态)与时代美学(糖纸符号)的艺术剧场。某种意义上,伍成章从美专才女到家庭主妇的身份转变及其持续近半个世纪的非主流艺术创作,深刻映射了民国新女性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生存策略与坚韧不拔的艺术追求。

    糖纸,因具有糖果标识特征亦称糖标,是依附于糖体结构的外表装饰,也是糖果文化的映现,还是见证社会发展巨变的载体。清末民初,随着进口糖果的涌入,糖纸的材质从蜡纸、糯米纸过渡到玻璃纸(赛璐玢)、合称树脂,其包装方式出现扭结式、折叠式、枕式等不同门类,糖纸设计也在我国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本次展览主要展示伍成章于1950至1980年代,利用废弃糖果包装纸精心创作的一系列“糖纸人”作品。这些方寸之间、仅巴掌大小的艺术品,经由艺术家的巧手折叠与重塑,幻化为姿态万千的芭蕾舞者、神韵俱佳的戏剧人物以及风尚各异的时装女郎,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灵动与美感。

    展品中可见艺术家对时代符号的独特转化,如将样板戏《白毛女》元素转化为飘逸舞姿。尤为特别的是,单个人物造型常混合不同年代糖纸(如1950 年代单色蜡纸作内衬,1970 年代彩色玻璃纸为外衣),突破限制,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形成了跨越时空的视觉叠映。

    本次展览旨在呈现伍成章女士在糖纸人艺术创作中的独特探索与艺术价值,亦借此回望伍成章艺术实践与江南近现代美术教育和美术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据悉,展览将持续到9月10号。


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耿昊东 郭彧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晓东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