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两会”开幕 今年延续节俭风
江苏广播 2017年01月09日

  南京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将于1月9日至12日举行。记者昨天在委员报到现场了解到,今年将有521位政协委员参会,而今年的两会也将延续节俭风,没有厚厚的材料袋,委员们在报到现场下载“参政议政”APP就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会议信息,并提交提案。

  政协委员陈贤兴:

  出台针对安置片区的倾斜政策

  昨天下午1点到3点是政协委员们的报到时间,12点26分,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越时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贤兴成为第一位报到的委员。他告诉记者自己刚刚出差回来,没来得及回家就直接赶到报到现场。

  当被问及今年的提案时,陈贤兴透露他关注的是西善桥片区拆迁安置群众尤其是低保困难人群的就业、生活问题,“建议政府在一些产业布局上能出台倾斜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带动当地的人员就地就业”。陈贤兴说,西善桥片区是南京最大的安置房片区,他了解到的数据是当地人口目前在10万到15万,“特困人员补贴一个月可能也就六七百块钱,缴了养老保险后基本生活也很有限。所以建议政府能对他们的生活和就业出台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服务。”

  除了提案,陈贤兴说自己今年也会特别关注互联网+食品安全的监管问题,“现在外卖流行,但是在卫生监督这一块做得还不够,‘买家秀’和‘卖家秀’的问题很突出,有的商家甚至找不到店面,或者是在棚户区里就加工起来,这样的食品安全怎么可能得到保障?所以希望政府也能尽快出台一些相应的举措。”

  政协委员李晓霞:

  在校园里普及对学生的利他教育

  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维世德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李晓霞是一名长期进行公益维权的律师。去年一年全国中小学发生了多起学生、师生之间的暴力案件,李晓霞坦言自己也接触到许多未成年人的案件,提升了她对中小学教育的关注。“今年提交了一个关于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利他教育的提案,在孩子心智成长的重要阶段,学校不仅应该提供知识,更应该担负起心理建设的重任。”

  据李晓霞透露,去年她的团队经手的200多个案件中有60%都是公益维权的案件,这让她格外关注女性发展和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今年还有一个提案是关注家政服务人员的现状和心理发展。现在大家对于家政人员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方面的需求也很大。但是这方面人群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也不是非常了解市场的情况,很多人一心关注的是如何去获得眼前的利益而不去提升自己,导致市场供求不对等,也让应聘的人很难获得期望的薪资。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家政人员培训的宣传力度并且降低门槛,提高这些务工人员的生活水平。”

  政协委员卞开勤:

  全市范围内建社区老年大学

  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勤善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开勤今年是第二次参加两会,去年他的提案是关于规范老年人理财市场的,提案得到金融办和法院的积极响应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定。今年,他转而关心起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养老进社区”的概念。

  “现在公办的老年大学十分火爆,甚至一位难求。很多老人有这个愿望去学习,丰富退休生活却没有相应的途径。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建设面对各个社区的社区老年大学,开展一些老年人感兴趣的课程,例如书画、计算机和新科技应用、形体这样的相关课程。不仅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一个交友的渠道,还可以帮助他们与时代接轨,了解像微信这样的新型通讯方式。”卞开勤介绍,这样的社区大学已经在玄武区和建邺区试点,开设了7家,每个社区都有几百位老人参加,年龄最大的参与者81岁。下一步,他希望能将这样的模式推向全市。当被问及关于收费和规范方面的问题时,卞开勤表示,这样的老年大学是一种公益行为,他希望能够一直保持少收费甚至不收费的状态,“也希望政府出台相应资质审核,防止有人打着公益的幌子来骗取老年人的退休金。”

  政协委员钱雷:

  市内应普及远程医疗会诊系统

  作为医务工作者,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马俊告诉记者,今年的两会自己首先关注的还是医改,“去年是第一步,解决了药品零差价,今年是分级诊疗”。

  对于分级诊疗,马俊有话要说:“提升社区医疗机构的能力,这个提升主要就是靠大医院来帮扶他们,医联体就是分级诊疗的重要措施,我们之前派了一个博士后在秦虹社区,目前也正在跟秦淮、建邺、雨花台三个区沟通下一步试行巡诊,派一个医疗组进行巡诊,而不单单是一个医生长期派驻在一个点上。”马俊坦言,帮扶社区医疗机构,做一些公益事业,是公立医院本身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今年要抽10个医生到非洲,5个医生到陕西,2个医生去新疆,另外还有5个医生跨江发展去浦口,我们院将近有两个病区的配置医生都抽调出去做公益事业了。”

  同为医卫界别组,南京市政协委员、鼓楼医院医务处副处长钱雷则非常关注科技在医疗当中的应用,采访中,他提到一个矛盾点:“医保系统本来是提供便利的,但是在挂号缴费电子化的今天,持有医保卡的患者却每个环节都亲自到场去刷卡,反而更不方便了。”钱雷表示,远程会诊技术已经日臻成熟,并且联结起城市三甲医院和许多西藏、陕西等偏远地区的医院,让无数患者受益。但是却还没有普及到南京本地的社区医院之中,让本地患者依然面临着大医院就医难的问题,“我这次的提案是希望能减去门诊中不必要的环节,让患者可以享受科技所带来的便利。”

  政协委员陈学:

  推广生物食物链模式治理黑臭河

  今年南京提出9区区长挂帅,要整治109条黑臭河,老百姓对于家门口的黑臭河治理关注度很高,对多年从事环保工作的南京市政协委员陈学来说,黑臭河的治理同样让他关注。

  “其实我在去年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专题议政会上就提到了生物食物链这个新技术在治理黑臭河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当时跟缪市长也汇报了。通过一年的时间,现在南京已经有包括浦口的兔尾巴河等四条河道使用了这个技术进行治理,效果都非常好,所以今年还是会继续提这个方面的。”

  “采用控源截污措施,实际上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还是没达到地表水的标准。采用活水引流,把水冲到河里去,短期效果明显,但污染物总量没有削减。”陈学表示,他们调研发现,八卦洲一个小集镇的景观河里采用的是生物食物链修复,不截污不清淤,一个月就消除了黑臭现象,“这种技术其实是装置生物菌种,在浮体内繁殖,喷洒到水里去,效果不错。我觉得完全可以推广开来,而且成本很低,差不多是现在治理手段产生的费用的一半。”

  政协委员毕大容:

  参会直接下载APP,既环保又方便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发现,今年的两会继续走节俭风。政协委员们报到之后拿到的材料袋里,只有会议议程、软抄本和一张座位表。据悉,从2014年开始,南京市政协便取消了厚重的会议材料,改用一部七英寸平板电脑,所有的会议材料均通过平板推送。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开始,平板里的APP可以直接在手机里使用,委员报到后,可以现场用手机在易拉宝上扫描“参政议政”APP,通过下载安装APP,委员们就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会议信息,并提交提案。“一是很环保,减少了纸张的浪费;第二个就是更方便了,以前上会除了纸质材料,还要带上平板,现在一个手机就全部搞定了。”南京市政协委员、省工商联美容商会会长毕大容一边下载操作“参政议政”APP,一边对记者说。

  (来源:南京晨报)

获取更多新鲜资讯,观看精彩直播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大蓝鲸APP↓↓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晓东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