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老师对学生“想管不敢管”? 这一次,老师真的能拥有教育惩戒权了
江苏广播 2019年07月12日

  当讲台戒尺不在,老师手中教鞭不在;对学生,罚站不敢罚久,批评不敢说重;老师的惩戒权,作为教育者曾经天赋的权力,正在悄然流失……然而,这一现象即将改变。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教师惩戒权的问题。下一步,教育部将按照意见要求,明确实施教育惩戒权的基本原则,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同时抓紧修订教师法有关规定,从法律规定上进一步保障教师有效行使教育惩戒权。在大家心中,老师的惩戒权究竟怎么样?

  家长:在适当范围内惩戒可以接受 最好是批评谈心

  对于明确教师惩戒权,家长和学生都是怎么看的呢?不少受访者认为,老师在学校里可以在适当范围内惩戒学生。

  家长李先生表示:“还是相信老师的,只要不把他打伤,我觉得都是可以的。”

  家长赵先生认为,现在小孩比较娇生惯养,需要老师一定的管教,“比较调皮,老师不惩罚他,小孩自觉性确实是很差的。”

  家长丁女士认为,教育部出台这样的规定,是有利于教师帮助孩子成长的,“教师在孩子的成长当中,是领路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行为上的问题,如果老师能明确地帮助了孩子,完善他的个人行为,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是有利的。”

  不过,有一些受访者认为,老师对孩子的惩戒最好是批评谈心,如果惩戒有细则,罚站是他们能接受的底线,同时希望老师在大多数时间里态度和蔼。

  家长尚先生希望最好是采取跟家长沟通的方式,“小孩压力也大,现在小孩想得多。”

  也有家长认为要针对孩子不同的情况,主要看孩子的年龄阶段,不能说一概而论。

  有学生表示,考虑到现在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有些同学心理可能承受不了,“可能有些人比较爱面子,或者说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可能就不太适合采用这样的方式了。”

  专家:明确和规范惩戒权的尺度 家校相互信任

  在教育界人士看来,教师该如何行使惩戒权,采取罚站等惩戒方式是否恰当等,仍是目前困扰绝大多数教师的主要问题,教师惩戒的边界和限度在哪里亟待政策层面作出界定,才能改变目前教师“想管不敢管”的现状。专家建议,应结合我国实际,尽快出台专门法规,明确规定我国教师惩戒权的适用条件,教师惩戒权的行使方式、教师惩戒的程序等实施细则越详细越好,这样老师可以规范行使教育惩戒权,避免矛盾。同时,应考虑区域、城乡、学校差异,允许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灵活性。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勇于管教行为失范的学生,不能躲在赏识教育呼声的背后,而应明确惩戒过程本身也是教育的过程。除了法律进行规范,同时,家长也应当理解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双方相互信任。

  在南京市第九中学副校长张翼飞看来,更多的需要家校配合,各司其职,“家长做好家长的事情,比如说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教会孩子尊师重道,教会孩子如何生活、如何自理,这是家长要做的事情。学校要做的事情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就是学校要做的事情。”

  教师也必须非常谨慎地使用这个权力,它是最后一招,能不用惩戒权就尽量不要用。总的来说,必须出于教育学生的目的和不能伤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真心关爱学生,要以是否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殷飞认为,教师的工作是灵魂和灵魂的碰撞,这就不能够仅仅提升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把每个儿童当成儿童看,“走到儿童的内心世界,能够帮助每一个孩子认识自我激发潜能,从而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成长和生活的主人,这也是我们教师应该推动的一个能力。”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美文
晓东
陆莹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