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南京大学为依托单位、苏商银行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个体违约风险评估:基于司法案情知识图谱的增强模型》(项目编号:72371126)顺利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项目致力于普惠金融领域中个体客户的违约风险评估,创新性地将司法案情知识与金融业务知识图谱相结合,构建增强模型,旨在为商业银行提供更精准、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目前,双方团队联合研发的“AI信贷审计助手”一期已顺利完成开发与验收,进入生产试运行阶段。该系统通过跨系统数据管道整合,自动抽取并分析数百个关键字段,实现信贷审计报告的智能生成,显著提升审计效率与质量。实践表明,该助手有效缓解了传统审计模式中存在的“数据孤岛”和“调研耗时长”等痛点,为普惠金融信贷审批与风控流程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除了核心系统建设外,项目还产出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双方联合提交了一项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提示词优化专利申请,借鉴国际前沿经验,有效降低了人工调试成本,并为大模型在银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同时,研究团队围绕征信报告解析、税票识别、流水识别等业务难点,提出了可迁移、可复用的技术组件化思路,为未来金融审计标准化与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在合作机制方面,双方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相较于以往项目制合作在灵活性与迭代速度上的局限,本次合作实现了从“单一项目驱动”向“共同研发驱动”转型,通过人才融合与学科交叉,构建更加高效、持续的产学研协同机制,不仅加速了科研成果转化,也为金融机构应对复杂业务需求提供了更具弹性的合作范式。
未来,苏商银行与南京大学将继续深化合作,聚焦技术攻坚、大模型联合研发与成果联合发布等重点方向。双方计划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依托,将研究成果拓展至更广泛的金融审计与普惠金融场景,并通过重大课题申报、行业论坛、学术会议等多渠道提升成果的学术与行业影响力。
作为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仅是我国基础研究的关键资助平台,也是衡量科研实力与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尺。苏商银行通过参与和推动该项目,不仅体现了该行在科技金融融合中的持续探索,也展现了在普惠金融智能风控领域的领先优势。未来,苏商银行将继续深化与高校的科研合作,加强在大模型、知识图谱等前沿方向上的研发布局,致力打造智能风控标杆,为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苏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