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分城市、县镇区域的少数中小学,班级人数超标,班额过大。少数热点中小学也出现班级人数过多的现象。对于班额的人数,教育部门有明确的要求吗?
2015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明确“学校实行标准班额办学,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2、在一些地区班额超班额现象存在也有一些客观的原因,问题如何破解?
一是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配置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科学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通过建立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提高各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2015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我们将按照有关要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对照省定办学标准,建设好每一所学校。
三是实施大班额消除计划。今年4月份,省政府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按照已编制的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明确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现象;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
3、校车安全是家长特别关心的,我省的校车安全运行情况怎么样?
我省校车运营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专用校车接送。二是客车接送模式。三是校车专业公司运营。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很多家长反映校车总体运力不足,标准校车更换进度不一,通行环境相对落后,违规车辆接送隐患大,安全隐患依然突出。
我省将继续把校车安全纳入全省教育发展布局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格局中去谋划和推进。
一是坚持就近入学或在寄宿制学校入学,降低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风险。
二是发展公共交通。为需要乘车上下学的提供方便。
三是对确实需要专用校车服务的部分农村地区,要保障校车数量充足、运行安全。
省公安厅、教育厅在9月份开展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集中整治行动。
4、我省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涵盖学前至研究生的各级教育阶段,实现了教育阶段全覆盖;资助政策体系涵盖公办和民办学校,实现了不同性质学校全覆盖;新学期开学前,做了哪些工作?
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印制100万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发至所有高中、初中毕业生,向他们介绍下一学段国家资助政策;印制40万份《2017年江苏省大学生资助政策简介》,随高校录取通知书发放给每一位录取的大学新生。
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按省教育厅和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分行、苏州分行的要求,从8月1日起全面开展了2017年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受理工作。为方便学生申请,简化操作流程,今年全省50%的县(市、区)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实现了电子合同化。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专门工作组,深入苏北县(市、区)调研受理情况,加强现场指导,认真听取学生、家长和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建议,及时帮助其解决问题,实现应贷尽贷。
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了“全省建档立卡、低保家庭、残疾学生就学信息库”,并依托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发送至各高校、各高中、各市、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求各高校和各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学后,做好信息的核对和确认工作,确保这类群体都能享受国家出台的各项资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