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厅政策导航
2016年04月21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于2016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23条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现在的很多公募基金会一直在使用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公开募捐的平台,那么,以后怎么办呢?
慈善法是9月1号开始实行,这之前法律没有这方面的调整。但慈善法实施以后,基于互联网的特点,通过互联网公开募捐的信息发布,届时将由国务院民政部统一建立或者确定一个或者一批信息平台,只有这些信息平台才具有发布公开募捐信息的资格,除此以外的都不能发布公开募集信息。这也是为了规范公开募捐行为,也体现了方便慈善供需双方资源对接效果的最大化。

2、现在有一种新型慈善活动的形式就是慈善信托,这次慈善法中用专门一章来规定慈善信托,可见慈善信托的重要性和法律的前瞻性,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慈善信托?慈善信托有哪些特点?
慈善信托是现代慈善事业的一种运作模式,目的是慈善,没有其他目的,手段是信托,具有双重属性。慈善信托属于公益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慈善法中的慈善信托特点主要有:一是取消了慈善信托设立审批程序,改为备案,较好克服了信托法批准模式的弊端,主要是出于降低门槛的考虑,能够使慈善信托设立简便灵活,运行高效,打开金融服务慈善事业发展的通道。二是明确了民政部门作为慈善信托的主管部门,解决了过去信托法中公益事业管理机构不明确的问题。三是监察人设置放宽,信托法中规定是应当,慈善法规定是可以。由委托人认为是否有必要,自主决定。

3、低保制度实施多年来,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什么样的人能够享受低保待遇,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办理低保需要经过什么程序?每月能拿到多少低保金?
低保申请是以家庭为单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可以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受理申请后,进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无异议后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县级民政部门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入户抽查,对拟批准人员进行公示,无异议后予以批准。低保资金实行补差发放,按照低保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之间的差额确定。家庭每月低保金额=(当地低保标准-家庭月人均收入)*保障人数。低保标准,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动态调整。目前,全省低保标准最高的是苏州市城乡一体750元/人.月,最低的是连云港市,城市390元/人.月,农村340元/人.月。

4、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出台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请具体介绍一下,哪些群众能享受医疗救助待遇,医疗救助方式有哪些,具体救助标准是什么?
  我省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具有当地户籍的临时救助对象中的大重病患者,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费的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重点优抚对象,享受政府基本生活保障的孤儿,设区的市、县(市、区)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等7类困难群众为医疗救助对象,可以享受医疗救助待遇。此外,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其他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以及不具有当地户籍的临时救助对象中的大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
我省医疗救助主要包括资助参保参合和医疗费用补助两种方式。资助参保参合,指的是救助对象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以及大病保险的费用由政府负担,确保所有医疗救助对象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大病保险待遇;医疗费用补助,指的是对救助对象符合基本医保政策规定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偿后的医疗费用实行按比例、有封顶的救助。重点救助对象救助比例达到70%以上,年度封顶线达到当地基本医保封顶线50%以上。需要指出的是,医疗救助补助费用范围与基本医保补偿费用范围一致,也就是说,符合基本医保政策规定的费用,才给予救助。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美文
晓东
陆莹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