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3月11号),省卫计委副主任何小鹏做客《政风热线》时,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来龙居委会卫生室主任王红喜打来电话反映,卫生室好几位村医不上班,在家里给人看病,是非法行医。第二天,省卫计委监察室、基层处和省卫生监督所三位工作人员和当地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实地进行调查。来听江苏台记者刘冬的报道:
宿豫区来龙镇的一条街上,一排门面房其中一间挂着卫生室的牌子,里面大致划分了一些功能区。当地农民在这里看病,能通过新农合及时报销。卫生室墙上挂着一张“人员分工”的牌子,主任王红喜给我们介绍,叶桂莲职称是乡村医生,负责妇女和儿童保健等,而蔡同齐负责药房保管。
王红喜:这个卫生室本来有5个人,现在就剩我一个人。4个人在家,不上班,在家非法行医。
记者:他们家在什么地方?
王红喜:有的在街附近,有的在乡下。叶桂莲长期不上班,一直在家非法行医,在南面,离这里有200米。
调查的一行人就到附近寻找,看有没有乡村医生叶桂莲私开的诊所。路上镇卫生院院长倪成金坚持说没有。
记者:现在村医归你们管?
倪成金:归我们管。
记者:能在自己家看病吗?
倪成金:不允许,绝对不允许。
记者:还是要定点?
倪成金:全部到我们规定的诊所去诊疗。
记者:他举报的,有没有在家看病的?
倪成金:没有。他说蔡同齐在苏北中学里面(看病),我们去根本没有。
记者:这边镇上一个中学?
倪成金:对,对。
果然,走不多远,一间房子的玻璃门上贴着“社区康复服务站、产后康复”等大字标志,还留有两部手机,但门锁住了。这里是乡村医生叶桂莲的家。镇卫生院院长倪成金看到后给我们解释:
“这就是原来叶桂莲非法开的,我们经常查处,现在已经不开了。有时会偷开。卫生监督所查了多少次。我们从2013年8月份就停发了她工资,连基本工资都停发了。”
而宿豫区区卫生监督所是负责查处非法行医的职能部门,所长吴平说前一天晚上接到举报就会同派出所民警来这里查了一次,有病人正在这里挂水。
“我们让他们提供医疗机构许可证,他们拿不出来,有非法行医的嫌疑,我们对现场进行了控制措施。对药品进行封存,对当时挂水的病人作了现场取证。现在药品被我们指定封存在派出所。”
这样看来,有些原有的乡村医生出来单干,按照当地乡村医疗“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来说涉嫌非法行医,也会引发村医之间的矛盾。
据悉,宿豫区卫计局已经在龙镇上新腾出来一个小楼房,正在粉刷,将作为新的卫生室,不再租用乡村医生私人房子,乡村医生都要集中起来看病。
这些身在基层的乡村医生为农民们提供着田间地头的医疗服务,吃了苦,有功劳,在没有规范化以前在家里看病是为了方便,毕竟有时会半夜起床看病。但现在既然规范起来就要遵守规范。所以说,我省农村一部分“非法行医”问题,实际上是“乡村医生”问题的历史遗留。宿迁市宿豫区通过考试“收编”原有村医,进行乡村医疗“一体化”建设,集中进村级医务室,工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一般能达到三四千元。超过60岁的老乡村医生不能进入新的体制,只能办理新农保,一个月只有四五百块钱退休金。其中一部分因为长期在当地看病,有群众就找上门来挂水。
宿迁市卫生局食品与卫生监督处处长李恒才说,一些老村医有时容易陷入“非法行医”。
“记者:不在村里面卫生室行医那种情况,一年查了多少?
李恒才:我们大概去年搞了,全市三县两区,大概八九十家。
查的人比较多的?
现在不搞一体化吗,他没到一起,他自己单独干的。
还是以前老村医?
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