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省交通控股集团副总陈祥辉上线时,徐州听众孟先生反映,徐州到山东济宁的徐济高速郑集出口,走ETC通道时经常碰到变换成人工收费模式。第二天,集团安全运营部前去调查得知,这一出入口车流量大,但是ETC车辆比例小,所以每天在早中晚时共花两小时切换成人工收费模式,以免造成车辆堵塞。下一步准备增加一个人工收费通道,保持ETC通道常开。
记者中午赶到位于徐州铜山区的徐济高速郑集出入口收费站时,发现出口处大货车和小车已经排起了一溜长队,收费站广场也很窄,是一个小型收费站,三进三出。据收费站站长李尊庆介绍,徐济高速济宁一段还未完工,许多过境车辆就从这个出口下来从丰县和沛县的县道走,早中晚高峰时车流量特别大,一天平均一万三的流量。
“2015年我们日流量已经达到一万三千辆,最高时达到一万八千辆,我们统计了一下,有ETC车辆大概10%,就是每天一万三千辆,只有一千三百辆有ETC。在几个时间段出现了猛烈增长,车辆排队多,造成了不安全。所以启动预案切换人工收费,快速放行。我们ETC切换有一个防拥堵预案,不是因为200米免费这个问题,排队车辆超过了10辆,就要把所有道口打开。”
李尊庆说,在早中晚高峰时,不能让ETC出口白白空着,而人工通道排长队,整个切换的时间不是很长。增加通道涉及到地方的用地,难度大。所以下一步计划把相对车流少一些的一个入口改为出口。
“我们公司统一布署在做,一个跟地方政府在协调,但出口是一个基本农田(不好扩),正在努力协调。去年我们在自己院子里扩了一个入口道。第二,我们也要探索改造ETC和人工的混合收费,ETC正常刷卡,人工车进来快速收钱放行。另外,计划已经做好了,把出口的ETC挪到入口的ETC,把入口ETC再换一个道,增加一个出口的人工收费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