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号省人行上线时,南京溧水听众赵先生反映,最近查征信记录,上面显示有四年前两张中国银行信用卡的“呆账”记录,很惊讶。第二天,省人行征信管理处等相关处室去进行了调查。江苏台记者刘冬报道:
赵先生两张中国银行的信用卡是2008年在上海办的。最近,他查了自己的征信记录,发现他的信用报告上说一张卡2008年10月发放,截至2011年5月,已变成呆账,余额0。
“我在网上查信用报告,显示我在中行有一个信用卡呆账。”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信用卡部业务主管唐敏和高级经理王立群对用户的刷卡流水进行了查询,发现他一张信用卡上有一千九百多块钱的欠费记录,主要是多次取现没有还清积累下来的利息费。超过六个月未还清,这张卡在银行的信用状态就记为了呆账。
唐敏:还有一张卡,他目前欠款是一千九百七十一点零六元,欠款是累积的多次交易形成的欠款,主要是取现交易,他有还款,但是大部分情况没有还清。银行主要收取他利息。
王立群:我们应该系统老早就自动停掉了,这后面都是自动收利息、滞纳金。
记者:这消费利息什么意思?
王立群:就是透支,他没还款,他还是自己没还钱造成的。
记者:没通知他吗,这么长时间?
王立群:肯定会通知他的,我们总行每一笔交易都有实时短信提示,有对账单。可是这个客户,他当时留的手机号码和昨天《政风热线》反映的号码不是一个号码,他的地址也做了变更。
记者还发现,投诉人赵先生的另一张信用卡的信用记录上写着:2008年11月10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发放,但是在同一年同一月,已变成了呆账。这还没到还账期呢。人行江苏省分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倪炜也看不明白,但说人行定期有对征信数据的审核程序。
“个人信用报告展示的信息都是金融机构报上来的,信用报告只是客观展示。究竟为什么报上来会是呆账,这需要当事银行去核实。如果老百姓查信用报告发现这个情况,可以向当事银行寻求核实,也可以到当地人民银行提出异议处理。如果确实是银行弄错了,银行有义务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