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听众大家上午好,这里是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和江苏新闻综合广播AM702同步为大家直播的政风热线,我是王瑾,今天是厅局长上线时间,今天走进政风热线直播间的各位嘉宾,他们都来自江苏省环保厅,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江苏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于厅长你好。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主持人你好,各位听众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今天通过政风热线和大家进行交流,倾听大家对环保工作一些相关问题的反映,我将和我的同事们给大家进行解答。
[主持人]好的,谢谢于厅长,继续给大家介绍今天走进政风热线的各位嘉宾,他们分别是省环保厅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盛学良,省环保厅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刘晓磊,省环保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农村环境保护处)处长戢启宏,省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唐振亚,省环保厅水环境管理处副处长黄卫,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局副调研员刁瑞阳,省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副主任余令玮,非常欢迎各位共同走进政风热线直播室。
[主持人]全省各位听众,如果说您对我省的环境污染、保护、防治等方面有政策需要咨询,或者说有问题需要投诉,您要监督全省环保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问题,欢迎各位此刻参与我们今天的政风热线直播,我们为各位开通节目直播热线025—84652577,也非常欢迎各位通过微信平台互动,如果说在今天9点到10点的直播时段,您发现电话很难打进,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互动,您可以在手机的微信公共帐号当中搜索937政风热线,加关注就可以反映问题,我也要提醒各位,如果说您在微信平台上反映问题,一定要非常准确的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今天在节目现场,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中国江苏网的媒体同行也都在辛勤工作,欢迎各位。
[主持人]好,于厅长,我们此刻直面全省听众大家的问题,今天第一位听众南京的钱先生,钱先生你好。
[听众]你好,于厅长,首先感谢于厅长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做客省新闻广播电台的政风热线栏目,倾听广大老百姓的心声和建议。
[主持人]这位听众有问题直接说。
[听众]我们是住在南京市建邺区黄山路的居民,现在就地铁7号线环评公示的告示,向您反映一下我们小区居民的普遍意见,这个环评公示的目的是广泛收集市民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用来优化设计和建设,以求达到建设最优的社会效益。
[主持人]您现在遇到什么问题呢?
[听众]现在是这样,这个地铁7号线的两处环评公示的过程都令我们有些失望,什么原因呢?因为当我们大多数居民看到环评公示信息的时候,基本上已经过了公示的期限,有许多居民拨打公示的联系电话,58527307,但是得到的答复是已经征求了我们所推举的6名业主代表的意见,其中5人同意,1人反对,为此我们小区广大业主感到奇怪,我们小区成立至今到现在没有业主委员会,社区居委会都知道这个事情,这6个所谓的业主代表是通过谁来推举的?我们就感到怀疑,他们的投票结果是否具有法律建议,所以我们强烈要求公开这6个人的身份,但是遭到了拒绝。
[主持人]你刚才反映的地铁7号线就在您居住的附近?
[听众]对。
[主持人]现在就是你了解到了你们小区推了6个代表投票,结果也出来了,但是您作为业主,首先没有业主委员会,这代表怎么出来的,第二关于这6个人的信息得到进一步透明,希望环评更加公开透明对吗?
[听众]对。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谢谢钱先生对环保问题的反映,我不知道你这个问题有没有向市环保局反映过?
[听众]因为我们是在省环保网上面看到这个信息的。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今天省市县区环保同志都在现场收听,你刚才反映的问题还是很专业的,今天参加这次政风热线节目有环评处的盛学良处长,我请他给你做一个解答。
[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盛学良]这位先生你好,你反映的就是建设项目公众参与的问题,我们国家颁布了很多的关于公众参与的管理办法,刚才你反映的南京地铁7号线的工程,目前是在江苏环保公众网环评公示的,你知道整个国家的规定要求,包括了报告书的编制过程,受理审批,以及审批以后,都有不同的渠道,现在目前这个项目还没有进入到审批机关的受理环节,目前在环评编制阶段,目前审批权限在环保厅,但没有受理这个项目。刚才你反映的业主代表,有的是同意的,有的是反对的。
[听众]这个我们怀疑有点弄虚作假。
[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盛学良]您所反映的希望看到6个人真实的身份问题,根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公开环评信息的时候,涉及到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这些人的身份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下一步已经和建设单位进行了沟通,将督促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的办法做好公众参与,我们环保厅受理以后,也会将公众参与的内容作为重点审查内容之一,并向全社会公开原本,还会公开审批的意见,审批以后还会向社会公布审批意见的全文,谢谢你。
[听众]好的,还有一个信息我想说一下,也感谢领导的高度重视,广大居民老百姓经过多方面的投诉,包括南京政府12345的投诉,于昨天晚上在省环保厅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昨天晚上又再次派了5个领导专家共同来我们小区。
[主持人]这一次的环评你觉得会更值得信服是吗?
[听众]对。
[主持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们小区的业主就应该积极参与到环评的过程当中,好,跟这位听众现场沟通到这儿,我们继续面对下一位听众的问题,这位听众你好,无锡的李女士,有问题向于厅长反映。
[听众]你好,各位领导大家好,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我是无锡市西山区,我们镇上的环保办需要向企业收八千块钱的环评费,我现在有几个问题向领导咨询一下,第一个这八千块钱的环评费,我当时要问他们具体的收费标准,他们也没有给我具体的收费标准,主要就是这个方面的事情,我想咨询一下。
[主持人]这位听众您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听众]我是做服装的。
[主持人]服装企业。
[听众]对。
[主持人]这个八千块钱的环评费要交给谁?
[听众]是镇上面的环保办公室。
[主持人]您今天就是想问一下于厅长这八千块钱是不是交的合理对吗?
[听众]对。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谢谢你,李女士,你刚才反映的问题,事实上跟我们在环保的一些相关项目的审批,包括收费,在这方面应该来说还是有一些不吻合的,因为通常来说,环保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不会直接收费的,另外对你这个项目,是已建项目正在生产,还是新建项目?已经生产了?
[听众]对。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这样,请我们的环评处处长盛学良给你做一个解释。
[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盛学良]你好,刚才您反映的镇里面的环保办希望你们企业交八千块钱的环评费,一个作为环保办是不能收取任何的报告编制费,我们会和地方环保部门进一步核实这个情况。刚才你所反映的你这个企业目前已经正在生产了,你是在2015年以前,没有获得环评手续的企业,情况是这样吗?
[听众]我的企业是十几年的企业了。
[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盛学良]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把2015年新的环保法实施以前,没有取得相关环保方面手续的企业,我们统称为环保违法违规项目进行全面的清理,清理工作要在今年年底完成,针对这么一个情况,我们按照环保部的统一部署,全省各地正在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对这些项目进行清理,清理过程中符合要求的、符合产业政策的,符合总量控制的这些企业,要求企业通过自查的方式,形成自查报告,经过向社会公开以后,报当地环保部门审核以后,进行正常的环境管理,环保办可能要推进这项工作。
[主持人]比如说环评费用应该交给谁?
[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盛学良]应该是中介技术机构。
[主持人]其实环保部门是不参与收取环评费用的。
[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盛学良]对。
[主持人]环评收费标准也是听众想知道的?
[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盛学良]市场调节。
[主持人]这位听众明白了吗?
[听众]好。
[主持人]还有没有问题?
[听众]这个环评报告是向第三方机构收,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有了这张环评报告就万事大吉了,如果有污染的企业有了环评报告是不是也可以了?
[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盛学良]通过核查以后,就纳入正常的环境管理,如果有环境违法行为,按照新的环保法监管。
[主持人]这个问题现场沟通到这儿,于厅长,盛处长,环评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企业涉及到环保方面大家都非常关注,昨天也给大家介绍了新的环评法,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点,就是说他说环保部门是从事前监管转为了事中事后来监管,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于违规企业查处的过程当中,大家就会有这样的担忧,如果现在监管中、监管后,那么前期如果说这些企业他就自己没有这种责任意识,或者说守法去申报环评,我们会不会有更多的问题呢?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这个问题应该来说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倡导企业生产方式的文明,从以前的他律行为,步入到今天的自律,这是未来在生产过程当中,一个全生命周期当中,都要有一个自觉文明的行为,如果企业不自觉,他逃避监管,违法问题依然是存在,对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只会加重,这个新法的实施,一方面既使得生产者在简化程序当中,有一个健康的生产氛围,同时他肩负起对社会和环境保护的责任,如果他不自觉,还有以前的侥幸心理,未来的惩罚应该是巨大的。
[主持人]是我们执法手段的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文明。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对。
[主持人]好,我们继续面对今天的第三位听众,无锡的张女士,张女士你好。
[听众]各位领导好,我是无锡的一位听众,我们小区附近有一个各项指标都没有达标的叫益多垃圾焚烧厂,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行,我们这附近都有小学、幼儿园、小区和近1500家企业,严重侵害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整个区域的发展,还有一个无锡政府投资建设的垃圾焚烧厂建成之后,整整闲置了6年。
[主持人]于厅长这个问题。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谢谢这位听众,你所反映的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当中,遇到垃圾焚烧能力的欠缺和选址的困难,这也不是一个新问题了,在各个市,各个省都曾遇到过,对你提到的环评手续不全等相关问题,今天无锡市相关的环保部门,相关同志也在现场,希望大家对刚才这位女士反映的要进一步核实,是否具有环评,日常的监管怎么样,要给这位女士一个回复。另外我在这儿也想说一说,城市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像人一样的,有进要有出,我们的废弃物排放是近年来城市发展遇到的一个突出的问题,现在应该来说政府在倡导垃圾的分类、综合利用,因为这些废弃物都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该来说是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等都能绿色化,这些废弃物会减少。另外刚才您讲到在无锡也有一个建成多年没有用的垃圾焚烧厂,同样存在邻壁效应的问题,需要全民共同出谋划策寻找它的出路,今天无锡环保局的同志要把这位听众的问题跟市政府进一步反映,如何统筹协调无锡市垃圾焚烧的出路问题,要给一个解决方案。
[主持人]好吗?这位听众。
[听众]无锡市政府曾经于2011年和2013年,两年中间曾多次出台过关停易多垃圾焚烧厂文件,我们就是看见政府的承诺以后才到这里买房,我们受骗了。
[主持人]这个细节政风热线的记者到无锡有过采访,您说的情况是属实的,政府的部署是这样的,我了解到的情况也是刚才于厅长说的临地问题,所以不好搬。
[听众]现在我们受了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不断地在政府网站上留言都没有答复。
[主持人]这位听众反映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最终这个问题当地环保部门或者说是当地政府,还是应该要有一个正面的回应和面对,这种情况下,也包括刚才于厅长说的,现在两边的居民都会不满意,这可能真的是一个社会性的难题。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对,这也是一个社会共性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来说无论从我们老百姓,还是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如果把这些废弃物给它减量化,再利用循环,这是我们一个根本出路,而不是现在说垃圾焚烧厂不要建在我家附近,建到你家附近,我想这个还是需要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当然政府也要有一个时间表、路线图给老百姓一个安心的生活。
[主持人]这样这位听众,今天我们的交流肯定不可能马上把你的问题解决掉,但是你的联系方式留给场外的工作人员节目之外,也会请省环保厅和无锡方面对接一下,看看这个问题接下来有没有具体的措施,这个问题现场沟通到这儿,我们继续面对今天第四位听众,常熟的陈先生,陈先生你好。
[听众]你好,我反映原来我有一家化工企业,因为排气污染,在2009年就关掉了,我进行了举报。
[主持人]你举报过之后有没有实地了解过?
[听众]就是定期监测。
[主持人]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有没有了解到他们定期监测的结果怎么样?
[听众]从2009年到现在让他们把监测报告拿出来,他们拿不出来。
[主持人]你主要反映常熟当地有一个化工厂,以前是私人的企业,后来这个企业已经不在了。
[听众]不在了。
[主持人]你反映的工业原料埋到了你们住宅地下。
[听众]一百米左右。
[主持人]你们就怀疑会不会对土壤和生态有影响,这个事情和环保部门反映过,他们说会定期监测,但是对定期监测的结果没有公布过?
[听众]没有公布。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谢谢你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社会发展面临的比较大的难题和潜在问题,刚才你反映的我们要求苏州常熟要对这个污泥它的属性进行鉴定,究竟它是属于一般性的工业污泥,还是属于危险废物,这两个处置方法是不一样的。另外一方面对历史遗留问题,江苏省也开展了两次危险废物的专项整治、排查,第一轮排查已经有个小结,我们觉得应该扩大更大的范围进行排查,第二轮整治已经开始,非常感谢您对我们排查当中所漏掉的问题,或者环保部门还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常熟市环保局要引起高度重视,谢谢您。
[听众]在2005年以后出台了一个环保法,但在2006年开发了60亩良田继续埋污泥,都是有害的物质,还埋在离居住不满100米的地方。
[主持人]你把相关的信息提供给场外的工作人员,我们一并提供给环保部门,请环保部门一起来调查。于厅长,刚才这位听众反映的问题,当地环保部门应该是有介入的,这个不定期监测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没有公开呢?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这是一个新的环保问题,通常来说我们的监测都是针对污染源、环境质量有一些监测规范,对这样的一些污染物是危废还不是危废的监测,确实从国家在监测的能力布局上是比较薄弱的,通过国家的土10条,尤其通过“十三五”期间的详查把这个能力建设出来。
[主持人]你刚才讲到新的土壤10条规定,如果我们定期监测发现这个土壤是有问题的,我们会怎么做呢?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首先我们要对它的成分,尤其是侵害性的毒性,按照标准和法则进行监测鉴定,如果确实是危废,对周边的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了污染,一方面要把这样的危废挖出来进行处置,另外一方面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我们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推进的。
[主持人]当地最关键的是赶紧公布监测的结果。
[听众]对。
[主持人]最近连云港海州区居民向我们反映,他们小区旁边开了一个酒吧,一到晚上就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噪音非常大,其周围小区居民不堪其扰,本台记者了解到,小区居民曾经向中央环保督查组举报,不过中央环保督查组介入之后,公安、环保等部门也进行了跟进,但该酒吧的噪音仍然没有解决,我们看一下本台记者发出来的报道。
[主持人]好,于厅长,我们听了记者的报道,小区居民的疑问也是我的疑问,像这种长期扰民的酒店在开业之初怎么通过环评审批的?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对这样一个小区周边的酒吧,对它的环评审批等等,都应该有一个环保的环评审批,有规模和选址的要求,这个问题请大气处的刘处长做个解释。
[主持人]有请刘晓磊处长。
[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刘晓磊]这个听众反映的情况我们也是感同身受,居民区的噪音污染问题,它属于娱乐方面的噪声,应该属于类似于社会治安的问题,这种问题的解决确实是比较难处理的,包括中央环保督查组交代地方政府之后处理的结果,还不是很满意,这个项目已经建成之后,属于遗留的问题,这样的话节目结束之后,我们还要要求连云港政府,请多个部门对现场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会诊,看看能够在娱乐酒吧周围建立隔音设施。
[主持人]你讲的是我们的补助措施,大家伙关注的是这种酒吧开业之初要不要通过环评?
[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刘晓磊]请环评处的盛处长回答一下。
[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盛学良]具体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这个项目是不是需要做环评,我们国家建设项目分类名录里面说的很清楚。
[主持人]您帮我们判断一下。
[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盛学良]这个酒吧与它的规模和所处的位置都有关。
[主持人]是被多个居民住宅小区里面包围,是在里面,还不是很小。
[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盛学良]目前我无法准确判断是做报告表还是登记表,我们可以要求地方环保部门对你这个项目的环评文件进行审核。
[选择嘉宾]
[主持人]我们再调查一下看看当初有没有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盛学良]对。
[主持人]现在说来长期扰民,派出所、当地街道也觉得我们也尽力了,像这种情况下,刚才我们也说到像这种生活,包括社会噪音,还有公安的职能在,作为环保部门如何对这家扰民的酒店进行监督执法呢?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按照环保的职责来说,在监督执法当中,对它的扰民噪音,一些相关的防止对周边环境污染的设施,设施的安装和正常运行,这是我们监管的一个方向,在座的连云港市环保局,尤其是我们这个小区所在地的环保局,要依照我们的一些相关职责要监管到位,尤其是这次环保督查组来江苏督查,对信访件的要求是不回避、不护短、不推委,刚才听众反映的这个问题应该存在阳奉阴违的嫌疑,希望连云港市环保局把这个信访反映的问题,及时向政府汇报,尤其对挂牌督办件要认认真真处理到位、整改到位。
[主持人]我们也期待酒吧噪音问题能够得到改观,我们继续面对大家的听众常熟的黄先生。
[听众]你好,刚才常熟有一个打电话说垃圾焚烧,我在的地方也是,园林绿化公司把垃圾埋到我们村子里。
[主持人]有没有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过?
[听众]5月份反映过。
[主持人]这个事情当地环保部门是介入调查是吗?
[听众]已经知道了,已经在处理了,因为这个案件比较多,请省厅督办一下,再查一下是不是除了我们村以外,其它地方有没有上海垃圾倒来的。
[主持人]这位听众已经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当地部门已经开始介入调查,这位听众今天打进电话的希望是省厅重视这个案件的处理。
[听众]对。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谢谢这位听众,你刚才反映的问题非常及时,因为现在正在对江苏、上海等地垃圾非法转移相关行为进行挂牌督办,我们也会对你刚才反映的问题,省市包括常熟要联合会办,尤其是在常熟的环保同志要到现场进一步核实相关的情况,因为对垃圾非法转运,包括后续的处理,有多部门,尤其住建、环保、公安包括交通运输多部门联合来进行查办的,你刚才讲到的这个关键如何追责的问题,还是需要大家共同把相关事情核清楚,谁的责任,你还讲到内外勾结签订协议,不合法不妥当的方式,损害了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一些没有能预料到的后果,这个我们会进一步跟踪督办,谢谢你。
[听众]举报后常熟还是很重视的,里面是定协议的,清理垃圾的费用谁来出,这个案件因为倒卖垃圾的体量很大,想请省环保厅的领导重视这个问题,就是这个意思。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好,谢谢,我们会跟踪督办。
[主持人]好吗?这位听众,现场沟通到这儿,说到这个问题,此刻很多微信网友提问,说于厅长,前一段时间有新闻报道,上海垃圾倾倒到江苏,不是一次两次了,环保管理方面工作当中有没有漏洞?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在垃圾的转运当中,环保的职责是转运方必须跟环保部门申报,获得许可才可转运,如果他是和当地相关部门达成的协议进行转运,环保部门信息就很难掌握,另外对他填埋到哪儿了这些信息,通常如果没有老百姓举报,都是比较隐秘的填埋,没有老百姓举报我们很难发现,另外需要多部门的联合来进行预防和控制。
[主持人]好,我们来面对今天最后一位听众,如皋的张先生,张先生你好,有问题和于厅长反映。
[听众]厅长你好,如皋经济开发区的居民区里面有两块地,原来是住宅区,从2013年改建成了养猪场,我们小区的居民向当地市环保、开发区环保、居委会举报多次,他们也都来过,然后不了了之。
[主持人]你主要反映当地的养殖户他的这些排污问题对吗?
[听众]对的。
[主持人]向当地环保部门反映之后有没有改变呢?
[听众]没有。
[主持人]于厅长这个问题。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谢谢你反映的问题,因为江苏是生猪养殖大省,过去把生猪散养污染也没当回事,如今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增强,对这样的散养污染周边环境,几乎是零容忍,尤其是近年来这些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对周边环境,尤其是我们农村的环境染还是逐步在恶化,在趋于严重,今天我想请省厅自然处的戢处长给各位听众介绍一下,在养殖散户污染的出路在哪儿,请他介绍一下。
[主持人]在这儿请您简单的介绍一下。
[自然生态保护处(农村环境保护处)处长戢启宏]这位听众提这个问题非常好,实际上不光这位听众,估计还有大量的收音机前的听众也关心这个问题,我简要做个回应,畜禽养殖从污染治理角度看,它与我们大家经常关注的工业生产企业的排污,又有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它产生的废物综合利用的价值非常高,本质上它不是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自然生态保护处(农村环境保护处)处长戢启宏]第二个方面它本身产生的废弃物治理的难度又非常大,污染浓度,污染物的含量是特别高的,从整个污染治理关注程度来看,以往我们把关注重点集中在生活污染上,对农村农业的污染重视程度确实不够。
[主持人]现在问题出来了如何破解呢?
[自然生态保护处(农村环境保护处)处长戢启宏]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至少有四件事要做,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好一个布局的问题,刚才这位听众反映的养殖企业也好、小区也好,设在离居民很近的地方,显然不行。第二解决综合利用的问题,变废为宝,把这些东西放在需要的地方。第三个还是强化监管的问题,需要地方的农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第四件事还是行业的技术提升问题,现在养殖还比较粗放,有些先进技术可以解决这些污染。
[主持人]这其实是一个大的方向,针对他这个事情现在如何解决呢?
[自然生态保护处(农村环境保护处)处长戢启宏]现在各个地方正在根据去年年底水污染环境防治的要求,有些地方划定了禁养区,把涉及到居民正常生活的需要保障的地区,划在禁养区里面,一旦划在禁养区,年底之前这些养殖场都要进行搬迁。
[主持人]像如皋具体他的地方有没有像您所介绍的这样划分呢?
[自然生态保护处(农村环境保护处)处长戢启宏]向当地环保部门咨询一下,如果暂时没有可以提出建议。
[主持人]不如省厅去对接好吗?
[自然生态保护处(农村环境保护处)处长戢启宏]可以。
[主持人]好不好这位听众?
[听众]好的。
[主持人]这个问题现场沟通到这儿,今天最后一点浏览一下微信平台的互动,有一位听众说睢宁县环保部门一直没有及时更新,这样怎么能够做好环保工作为市民服务,还有一位姓张的朋友说,南京市气象和南京市环保部门公布的南京空气质量会自相矛盾。最后给于厅长一分半的时间,谈一谈今天走进政风热线直播室您的感受。
[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非常感谢各位听众,环保的工作主要是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今天反映的问题都是实实在在老百姓身边的环保问题,有些是确实在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不管多难,这个骨头我们肯定会啃掉,尤其对环保来说,我们要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岗,我们的环保职责在哪里,我们的声音在哪里,我们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应该从速查处、从速核查,举一反三,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
[主持人]好,谢谢于厅长,9月21日走进政风热线的厅局是江苏省教育厅,今天因为时间关系,节目到这儿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