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民政厅走进政风热线
2015年06月11日

[主持人]各位听众大家上午好,我是主持人王瑾,今天是周三,我们在节目当中为你安排的是上线单元,稍后江苏省民政厅的领导和嘉宾会在节目当中和你现场沟通和交流。今天的节目 依旧通过江苏新闻综合广播AM702和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为您同步直播,现场热线电话025—84652577和24小时热线电话025—96110,可以随时把问题告诉我们,也可以通过微信方式参 与我们节目当中,在手机微信公共帐号搜索937政风热线就可以反映问题,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中国江苏网的媒体同行业在辛勤的工作,欢迎各位。首先介绍一下江苏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您好,请张主任来给我们听众打个招呼。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好,今天我和几位处长一起来到直播室,很高兴参加省里面的政风热线直播活动,政风热线这个节目办的很好,受到听众朋友的欢迎,通过这个节目解决很 多问题,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我觉得办的很好。我们今天来到这个节目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大家的咨询、投诉,这个节目对民政工作也是一个促进,我想通过这个节目向听众朋友长期关心支持民政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好的,谢谢张主任,今天同时走进我们演播室的各位嘉宾分别是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仲锦、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蒋同进、省老龄工作委员会 办公室副主任王虹森、省民政厅监察室主任张中新、省民政厅行政审批处副处长黄建国、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处长刘祁章、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沈琪,非常欢迎各位今天共同走进政 风热线直播室。各位听众,如果说您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婚姻登记、殡葬、养老、老龄工作这些方面有政策需要咨询,或者说您有问题需要投诉,再或者您反映全省民政系统的工作人员 存在工作作风问题,此刻可以现场和张主任进行交流。好,张主任,我们抓紧时间直面大家的问题,第一位听众南京栖霞的刘先生,有问题向张主任反映。
[听众]主持人好,张主任好,我反映一个事情,我是栖霞区龙潭镇,是由三个乡组成的,人口大概9万多人,原来我们这边是属于镇江,后来改到江宁这边,后来又改到栖霞区,殡葬基本上都是到句容火化,现在有一个事情,就是说要在南京这边,我们属于南京栖霞区,要在南京十字岗殡仪馆火化就有一千块钱补助,在句容这边就没有,请问一下可以这样做吗?
[主持人]您的问题我听清楚了,老人去世就近火化就比较近,如果去句容那边就拿不到民政的相关补助是吗?
[听众]对。
[主持人]张主任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补助政策。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我简单回答一下,有一些政策上的规定,从这个地区到那个地区政策上有一些不一样,请沈琪处长回答这个问题。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沈琪]刘先生您好,您反映的这个问题,其中所说的如果是在南京这边进行殡仪活动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千块钱的补助,这里面可能你理解上有一定的误差,这个补助不是现金补助,它是一个基本殡葬服务的等价免费,是这么一个情况,如果说您选择就近在镇江辖区内进行殡仪服务的话,这个肯定就是没有了,因为这个是相关的一些政策制定的话,也是每个市有每个市的管辖,辖区执行落实有这么一个情况,不知道您还有别的什么问题?
[主持人]有没有明白?
[听众]如果这边人到铁心桥十字岗去火化的话,一天来不及,就安葬不下去了,句容这边近,这边肯定能,这就是个问题了。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沈琪]这个问题会带回去。
[听众]这是好的政策,但是没有好的结果。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沈琪]我们带回去,然后跟南京市到时候再看,您这一块儿反映的是路途上的交通问题了,我们带回去。
[听众]谢谢。
[主持人]好,现场沟通到这儿,刚才沈处长也介绍相关的政策,这一块儿是属地化的管理,也不是以现金的形式,此刻来继续面对大家的问题,这位听众你好。
[主持人]南京听众杨先生,杨先生你好。
[听众]你好,我向张主任反映两个问题,我是卖福利彩票的,一个是基层站点的彩票销售卖了15年,都没有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第二个就是有的站点虽然他收入高,有5%的占比,但是没有地方交,因为基层站点不是一个法人单位,在人社局挂不上号,因此有的人只能靠挂在其他单位的名下交,这样临时可以,时间长了人家就不让靠挂,也交不起来,这个情况带来的是站点发展不行,造成发展不下去,因为现在人的养老意识和社保意识都很强,没有保险不愿意来,在全省有一两万人。
[主持人]好,杨先生您反映两个层面的问题,福利彩票站点自身队伍的发展,另外就是你们这些从事长期工作,工作了十几年时间,你们的劳动保障有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张主任这个 问题。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杨先生提出来的问题,可能涉及到医保跟养老保险的问题,这个政策应该是明确的,城市居民的保险有政策的,不管干什么事情有这个政策,他应该参保,福彩基层站点政策上应该参加保险,难度在哪里呢?是你没有参加保险,还是不能参加保险?
[主持人]杨先生具体问题在哪里?有没有跟民政部门反映过?
[听众]反映过不下数十次了,向南京市福彩中心和江苏省相关部门都反映过。
[主持人]他们有没有答复过?
[听众]没有解决,两个原因,一个是每个月的收入太少,现在养老保险的比例太高了,交这一部分将近900块钱,压力比较大,第二个是没有地方交,因为彩票站社保中心不认这个单位, 没有法人。
[主持人]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帐号?
[听众]对。
[主持人]这个问题张主任。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现在的福彩部门有没有提出方案?
[听众]没有。
[主持人]这个问题请蒋同进处长。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蒋同进]你反映两个问题,一个是没有钱交保险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有钱没有地方交的问题,是这样,福利彩票销售的站点和福利机构没有人事和劳动关系,这个前提确定下来呢,你反映的这个问题我们确实也感觉到是存在的,我们将把这个问题带回去,加强与人社和医保等部门的沟通和研究,看看下一步在今后工作当中加以改进。
[主持人]好吗?这个问题现场沟通到这儿,节目之后请民政的工作人员具体看一下,比如说福利彩票中心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刚才蒋处长也说了,这一块儿没有具体的劳动关系,在这 种情况下,福利彩票的站点人员他们的权益应该怎么保障呢,在节目之后等待民政部门的进一步调查,张主任我们继续面对大家的问题,南京玄武区的朱先生,朱先生您好?朱先生在线吗?
[听众]你好,我有一个事情想反映一下,关于养老医保,老年人南京市医保可以住进养老院,各方面的养老院,主要就是省医保,省医保的老同志在南京市各个养老院都住不进去,他都不收,我现在就这个问题问一下张主任,这个医保哪个养老院能收老同志?
[主持人]就是持省医保就不能进养老院是吗?
[听众]对。
[主持人]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在养老院是挂钩的呢?
[听众]南京市医保,省医保没有跟他挂钩,而且省医保老同志很大一部分住不进养老院。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省医保跟市医保这里面到底什么关系,政策上面有什么规定,这样子,把您这个问题带回去,经过进一步了解再给您答复。
[听众]我在养老院里沟通了,他说省医保没有和养老院挂钩。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你反映的这个问题是所有的养老院吗?
[听众]南京基本上所有的养老院都不行。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这个问题回去再进一步调查,然后再给您答复,谢谢。
[听众]谢谢。
[主持人]朱先生现场沟通到这儿,张主任,最近有南京六合区冶山街道冶山社区的烈士军属反映,说之前错过时间没有进行认证,只能拿2015年以后的优抚补助,先前的三年都没有优抚补助,具体什么情况呢,请看记者的报道。
[主持人]记者采访
[主持人]好,张主任,我们听了记者的报道,您看这位听众反映的优抚补助的问题,从2012年1月份开始下发的关于落实给部分烈士子女定期生活补助的实施,因为前面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上报,按照现行的政策,他这三年的优抚补助能够得到补发吗?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这个政策是比较明确的,就是2012年开始有这个补贴,前面三年没有及时补到,这里面有可能一个是冶山社区提出来没有联系到家里面,这可能是个问题,作为民政部门也好,更主动的想办法联系到,这在工作上面不完全到位,这需要改进的,现在提出来今年开始肯定没有问题了,解决了,前面三年能不能补发,根据政策要求这可能还不行,这个补贴是中央财政每年下拨的,前面三年再去报,政策上不太好办,这个留下点遗憾了。
[主持人]今天这位听众反映问题也提醒大家,其实我们是有这样的一些优抚政策,希望大家能够及时的了解。冶山街道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说家人长时间在外面打工,社区联系不到他, 所以申报工作就没有完成,其实民政工作跟咱们老百姓真的是非常紧密的,民政工作可以说它就是个民生工作,我们的一些感触,但这个问题我们看到在宣传政策方面,而且民政工作涉及的面很广,政策性是很强的,我们发现民政资金发放都是弱势群体,他们了解政策的渠道很狭窄的,在政策引导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地方具体的民政工作都是委托村会计代收代为管理, 因为基层的工作人员少,部分人员对政策自己都不太了解,最后一公里出了问题,老百姓会对政策产生误解,应该享受到的政策就会落空,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主持人分析的很好,为老百姓办事是民政工作人员基本的要求,在工作当中怎么样办好事,办出成效,让老百姓满意,这是民政部门强调的理念,刚才主持人的分析我觉得很好,有好的政策、好的办法、好的措施,怎么样让服务人群、民政服务对象及时的了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冶山社区确实有实际困难,联系不上,但是如果服务更到位一点,这些方面就不会留下遗憾。
[主持人]对,此刻微信平台上有非常多的朋友,大家听了张主任的回应很有感触的,这位网友朋友就说了,像民政工作很多工作都是老弱病残,他们了解政策的渠道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就希望我们的民政工作,尤其是基层的民政工作人员,对待一些涉及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乡镇干部包括民政干部能够上门宣传,包括优抚政策及时做到信息公开、信息公示,这是听众的建议。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这个建议很好。
[主持人]我们抓紧时间面对大家的问题,泰州的听众仲先生,仲先生您好。
[听众]主持人好,张主任你好,我姨哥出了一场交通事故,监控看不到,现在看病花了三十多万块钱,现在家里太困难了,我想民政部门有没有救助政策?
[主持人]家里的情况比较困难。
[听众]去年看病看了三十多万,还有后遗症。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仲先生原来的生活条件还不错吧?
[听众]不算好。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出了车祸以后一下子花了三十多万是吧?
[听众]现在人不能讲话,认不得人了,也不好走路。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你这个关于生活临时救助的问题,国务院有这个文件,2014年出来的文件,关于临时救助的制度问题,省里面也有这方面的措施,像你家里面亲人出了这样的情况之后,可以申报临时救助,临时救助是因为交通事故、意外、家庭突发重大疾病使家庭出现严重困难的,可以去申请临时救助。
[听众]怎么申报呢?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可以向民政部门申报,到镇民政部门、街道去申报。
[听众]是临时救助?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对,是临时救助。
[主持人]这个问题蒋处长要补充。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蒋同进]首先对你姨哥的近况深表同情,首先第一步是按照交通事故的处理办法处理,你刚才说了监控没有拍到,现在有没有找到肇事者赔偿?
[听众]没有。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蒋同进]首先按照交通事故来处理,如果交通事故给你姨哥家庭带来生活困难,这个是可以申请临时救助的,我建议你因为对于这种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可以向有关部门,公安、交警 部门去咨询,会有一些应急的救助基金,或者说解决医疗治疗的问题。第二部分你可以到民政部门再去申请临时救助。
[主持人]好吗这位听众?
[听众]好的。
[主持人]我们可以按照刚才张主任包括蒋处长介绍的方式处理一下这样的事情,我们刚才说到的社会救助,很多听众特别关注,农村五保户主要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抚养人的老年人,说这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怎么确定?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蒋同进]关于无劳动能力这一块儿,目前根据江苏的实践表明,这么多年我们在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我们的做法是不需要去开有关部门出具你是无劳动能力的,我们依据一个年龄,60岁,60岁以上视同他没有劳动义务的,只要超过60岁就可以。第二个他没有固定收入,在申请五保供养过程当中,自己有能力的自己填表,没有能力的村委会应该代为申请,民政部门会做核查,如果没有固定收入,民政部门会启动核查程序,如果说和你申请的不一致,是不予以审批的。
[主持人]就比如说有听众要去申请社会救助,无其他生活来源,但是他不需要自己来证明说我生活来源怎么样,而是民政部门根据他的申请展开调查。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蒋同进]这个主要是为了方便,对特困人群加强服务,加强最大限度的方便老百姓,劳动能力一个就是60岁以上,第二种60岁以下的无劳动能力的怎么办,就四种残疾二级以上的残疾证明,就是精神、智力、肢体、视力这四种,二级以上。
[主持人]这个问题就沟通到这儿,此刻来继续面对大家的问题,是连云港东海县的许先生,许先生您好。
[听众]您好,投诉白塔镇民政办。
[主持人]为什么要投诉他们?
[听众]我们这边开火化车的人向五保户要五百块钱。
[主持人]您要问这五百块钱要的是不是合理是吗?
[听众]对。
[主持人]您是村民是吗?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蒋同进]沈处长回答一下。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沈琪]您所反映的问题我记录下来,回去以后再给当地核实一下,是接运的人收取的五百块钱是吗?
[听众]对。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沈琪]这个问题回去再核实一下,您的联系方式也留下来,到时候给您反馈。
[听众]我还有一个问题,农村的五保户生活费每月标准是多少钱,最低标准。
[主持人]这是政策的咨询,有请蒋处长来解答。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蒋同进]东海县的五保标准是根据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来确定供养标准,然后分解到每个月,在这个供养标准里面会统筹一部分用于医疗、用于丧葬,然后具体到东海的标准,根据 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去年东海分散供养的标准是四千多块钱,集中供养的标准是集中到敬老院使用的,每个月只给老人花点零花钱,其实都是管吃管住。
[主持人]有没有听清楚?
[听众]我听清楚了。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蒋同进]每月7月1号会自动提标。
[听众]好的。
[主持人]这位听众现场沟通到这儿,好,张主任继续关注到微信平台上反映的问题,有一位网友说他爷爷的哥哥是烈士,有烈士证,居委会收回去以后就没有给了,说今年沭阳民政局补发了一个证,给了他三爷爷,是烈士的亲弟弟,他问他三爷爷能否有补助。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现在持证的是他三爷爷,这样的情况再核实一下看看,按照政策再回答他这个问题。
[主持人]是节目之后再调查吗。
[听众]对。
[主持人]好。张主任来继续面对大家的问题,兴化的听众黄先生,黄先生您好。
[听众]主持人好,张主任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农村的公墓修建,还有散坟清理,这一块儿民政部门有没有奖补政策?因为我们村当时有400多座散坟,村里面没迁,都是我垫付和老板捐资的,但是垫资的费用远远不够清理和修建的费用,我想问一下这一块儿民政部门有没有奖补政策。
[主持人]有请沈琪处长来回答。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沈琪]这位听众您好,刚才您咨询的问题,首先是农村的公墓建设是由当地乡镇、政府来提出,然后报县级政府批准之后设立的,那么至于您说的农村散坟整理和公墓建设的话,目前应该还是地方政府来推动这项工作,也就是说相关的一些您所讲的奖补政策,目前正由当地政府研究和制定相应政策,至少说今后会有的,目前可能你们当地还没有这样的政策,但是现在从省级民政部门来说也在推动这项工作,这个需要各级政府和包括民政部门共同努力,来推动的一项工作。
[听众]好,谢谢沈处长。
[主持人]我们现场沟通到这儿,此刻来继续面对大家的问题,下面是淮安的听众,张先生您好。
[听众]主持人您好,张主任您好,我的孩子查出神经性耳聋,现在没办法治疗,目前花费16万多,借的钱看了一下,民政方面对这个有没有补助之类的?
[主持人]这个问题请社会救助处副处长刘祁章处长。
[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处长刘祁章]儿童神经性耳聋,民政部门还没有政策进行支持,但是当地的残联可能有这方面的救助。
[主持人]刚才刘处长回答的是很明确,省民政对于这块没有政策,这样吧,你把联系方式留下来,节目之后我们来跟你把这个事情跟当地的残联对接一下,看看有没有相关救助的政策, 如果说有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好吗?
[听众]好,因为残联对康复这一块儿有所帮助,但是对别的方面没有。
[主持人]我们再帮你了解一下,好吗?
[听众]好的,谢谢王老师,谢谢张主任。
[主持人]我们继续面对大家的问题,盐城的一位听众杨先生,你好。
[听众]主持人好,我是二级伤残,现在是每个月拿残疾补助是340块钱,现在我们这个地方开春有农田换补助的,换社保的,现在我一个月拿170,现在要从残疾补助里面要扣掉,这是什么政策?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原来是340块钱?
[听众]对。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请刘祁章处长给你回答这个问题。
[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处长刘祁章]残疾救助政策以前在民政,去年6月份交给残联了,这一项政策具体怎么调整、怎么认证的,应该由残联进行解释,你问当地的残联算不算收入,这一块儿都是残联把握,这一项政策也在残联,残联政策是怎么调整的,我们是不太了解的。
[主持人]这位听众你有没有跟当地的残联反映过这个事?
[听众]残联当时也跟我回过电话,他说170块钱社保算固定收入,但是要从残疾补贴里面要扣掉。
[主持人]看来政策是很明确的答复过你。
[听众]但是我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想跟你们求助一下,我到民政部门去的时候,民政部门看我这个样子,像我这种情况可以办到一级的伤残,但是在鉴定的时候,他们对我看了一下,也没有查,也没有问我什么具体状况,就让我回来了,说你不用看,你回去吧,就这两句话。
[主持人]你是反映你去鉴定的时候吗?
[听众]对。
[主持人]鉴定的过程当中你觉得工作人员不负责任?
[听众]对,不光是我一个,那一批我看别人鉴定也是这样,不查你什么病因病情的。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你到哪个部门去鉴定?
[听众]是指定的医院。
[主持人]应该是民政部门根据医院提供的鉴定部门。
[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处长刘祁章]是残联,残联指定医院进行鉴定,再根据鉴定结果发证,这是残联的业务,不是民政方面的工作。
[主持人]这位听众还是向残联反映,我们也会在节目之后把这个问题转给残联,好不好?
[听众]好的。
[主持人]现场沟通到这儿,好的,张主任今天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听众在等候,但时间关系大家的问题不能够一一接进直播间,和张主任进行现场的沟通和交流,但是大家放心今天所有有关于民政方面的问题,都会转给省民政厅,今天,张主任最后的一点时间,请您谈谈今天走进政风热线直播间您的感受。
[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仲锦]好的,谢谢主持人,今天跟几位处长来到政风热线直播间,回答了听众提问,接受一些咨询,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事实上通过这个节目让我们有了对接交流,通过政风热线也看到我们有些工作还不到位,还有差距,这个今后在民政工作当中进行改进。怎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侯厅长也反复强调要把这个工作做好,把好的政策、惠民政策让老百姓体会出来。第二个想法一些听众朋友提出的问题和想法,还有一些没有沟通的,我们带回去以后逐一进行研究,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感谢主持人,感谢省台。
[主持人]好的,谢谢张主任,下周三来到政风热线直播间的是省文化厅。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美文
晓东
陆莹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