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启动人工智能教育试点项目 建邺区33所小学将引入机器人助教
2024年08月28日

    南京市建邺区人工智能教育试点项目启动暨相关设备捐赠仪式8月27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北校区举行。南京建邺作为国家级智慧城市示范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发展”试点区、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江苏省前瞻性课程改革实验区,将以此次人工智能教育设备捐赠项目落地为新契机,进一步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全域普及,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搭建起通往未来的科技立交桥。

 

    据了解,本次捐赠是在江苏省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北京爱宾果科技有限公司公益捐赠给南京地区试点学校使用的人工智能教育设备和人工智能教育试点项目正式启动。现场,主办方向来自南京市建邺区的24所小学及其他区的9所小学捐赠了33套总价值1618万元的人工智能设备及教学资源包,用于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后服务、科学实践及竞赛等活动。

 

    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局长吴坤明在致辞中说,试点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江苏南京在人工智能(AI)教育方向上的重大教育改革得以实质性推进,是南京建邺教育创新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璀璨亮点,也是携手迈向智慧教育新时代走在前、做示范的一次成功探索。“今天的设备的捐赠只是起点,关键在于如何有效运用这些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质效的创新与变革。”

    吴坤明说,希望各受捐学校主动与捐赠企业加强合作,携手研发适合学生特点的AI教育课程资源,探索AI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江苏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步锦昆说,实验区实验校管好、用好捐赠的人工智能教育设备和配套软件的资源,积极配合项目安排,在学习实践中积极探索科技教育的经验做法,推动学校信息化、智能技术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为培养信息化智能化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作为受捐赠学校代表,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党支部副书记张磊介绍,学校已经开展近5年的人工智能课程,结合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课、校本课程、实践课课时等,在六年级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普及课程,每周至少开设1节人工智能课,每学期不低于12课时。

    张磊说:“作为建邺区领先的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我们新老校区加起来共占地2万7千余平方米,2023年9月新校区投入使用后,目前学校已有4间信息科技教室、2套AI研修系统,老师们使用率很高。通过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展,不仅普及了人工智能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在人工智能赛事、各级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小学创新实践大赛(NOC)活动中崭露头角。”

 

    启动仪式上,北京爱宾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博士闵海波做《浅谈智能化时代下的AI教育》专题讲座。从“智能化时代需要怎样的教育”“智能化时代的人工智能教育”“未来展望”……闵海波带来大量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和专家观点,为建邺区人工智能教育试点项目提供了启发性的指导,引发在场领导和校长、教师代表们的深思和共鸣。

    南京市建邺区人工智能教育试点项目的正式启动和设备捐赠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南京市在探索未来人工智能教育模式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南京市建邺区期待人工智能教育试点项目取得预期成果,让现代科技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沈杨 通讯员/谢伟 侯翰林 肖云莉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美文
晓东
陆莹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