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并对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系列 部署。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指出,要“乘势而上提升城市品 质”“聚力提升一老一小保障体系水平”。为此,泰州兴化市中堡镇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党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政府、学校、社会齐抓共 管的时代新风,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坚持以“德”育人,全力提升未成年思想道德
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图文解说、观看视频、师生互动等形式做好革命教育,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 相连。此外,打造红色文化研学精品路线,将苏式粮仓、瞭望塔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大纵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教学 现场,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推动红色基因“在心里传承好”。
深耕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艺术 展演、中小学现场书画大赛、“插秧研学”劳动等“五育”活动, 组织“书香校园”“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让文明之花在校园激情绽放,被授予“泰州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厚植传统文化育人底色。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命脉,秉承“以文化人”理念,在中小学生价值观形成初期,推动当地非遗文化进校园,比如省级非遗“醉蟹”、泰州非遗“泥 塑”手工体验,让学生在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启迪心智,涵养心灵,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以“优”提效,大力弘扬尊师重教风尚
锤炼钻研奋进初心。明确教师育人主业,通过以赛促研,以赛促进的方式,坚守学术信仰,探索和潜心研究教育规律,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中心校幼儿园积极推荐参加全市优秀幼儿教育案例评比,《沙池“三重乐”》《一场由“跳木屋” 引发的探索之旅》荣获兴化市一等奖,初中部“水乡好课堂” 优质课荣获兴化市二等奖。近年来,八年级物理、九年级数 学单科成绩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弘扬敬业奉献精神。把品德作为教师评价的首要内容,加强对教师科学精神、职业道德、从业操守等评价考核,结合学生家长评价,发挥多元主体作用,镇党委政府每年评比 一批“十佳师德标兵”“教育教学特别贡献奖”,激励更多优秀教师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涵养自强不息品格。强化实践育人导向作用,连续 4 年 对优秀中高考学生、品德兼优学子予以财政奖励,培养青年 一代崇文尚德、饮水思源的优秀品质,努力实现“受助”“自 助”“反助”新模式,在他们心中种下回馈社会的种子。
坚持以“准”增益,聚力传递互助友爱光芒
“见贤思齐”点亮梦想之光。携手东南大学暑期科技实践团开展为期一周的“星芯点灯”支教活动,结合办学特色、学生学习情况和成长需求,设立2大主题23项服务项目,巧妙地将科学原理融入梦想启航中,帮助农村学生落实学习成长规划的同时,潜移默化引导未成年人学品德、学精神、学习惯,点亮心中灯塔,照亮成长道路。
“小手拉大手”结对共成长。突出导向引领,从单纯的物质支持向精神陪伴转变,解决困境学生关爱保护工作碎片化 问题。设立“周宝琪爱心助学基金”,由社会爱心企业“一对一” 长期资助,学校跟踪观察陪伴,政府统筹部门资源,分类建 立涵盖品德、知识、能力、心理等要素的“一人一策”资助方 案,确保帮扶措施更科学、合理、全面,让困境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德为立国之基、树人之本。近年来,中堡镇坚持以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公民为目标,不断深化“育人铸魂”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一颗颗崇德向善的种子随风播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教师和爱心志愿者,将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生动实践,将新时代道德天空映照得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