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顺利闭幕
2024年07月27日

    7月26日,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冠军争夺赛、颁奖典礼暨闭幕式在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校区体育中心举行。来自全省高校的376个项目入围决赛,对决路演答辩。决赛后还将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营,集训中选送的优秀项目将参加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本届大赛由江苏省教育厅联合江苏省委统战部等11个部门(单位)共同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

 
    今年的大赛自启动以来,全省共有150所高校(含75所本科高校和75所高职院校)的7.59万支团队32.21万人次报名参赛,各高校通过校级初赛共推荐1615个项目参加省级复赛网评,参赛团队和人数比去年均有提升。经层层选拔,共376个项目入围决赛,对决路演答辩。
    本次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人次和项目数量再创新高,涌现了很多瞄准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紧跟科技前沿的高质量创新项目,也涌现出很多助力乡村振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徐庆说:“省教育厅根据今年国赛的改革方向对省赛规则、赛项设置和比赛程序都进行优化完善,我们将把大赛打造成全国领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做出贡献。”
    经过几天的激烈角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以及南京林业大学四支队伍闯进冠军争夺赛比赛。现场,经过团队路演,团队互评、嘉宾点评以及143位专家现场评分等环节,产生冠亚季军。大赛评委、江苏亮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震说:“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以及人工智能+这些赛道,涌现了很多高科技、科教结合项目,这些热点也是我们大众普遍关心的,也引领了科技的热情和时尚。”

 
    手机长时间使用发热怎么办?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三国演异一一三国产化引领高集成毫米波AiP模块”项目团队给出解决方案。
    南京理工大学“三国演异”团队负责人耿淳说,封装天线AiP模块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以及万物互联的物联网背景下的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重要的价值,然而目前国内的相关产业发展却受阻严重,AiP属于半导体产业的重要一环,也受到了半导体产业链的制约。我们团队自研三维结构,依托国产TGV工艺和团队自研仿真软件,实现了高性能AIP模块的全国产化,直击AIP发展受限的工艺、设计、软件平台三大窘境,适配工艺限制、打破专利壁垒、保障了信息安全!“我们实现了小规模量产,主要车载手机,包括一些通信卫星,比如北斗手持呼叫机等,可以实现高性能的信号通信。” 耿淳说。

 
    针对口腔颌骨缺损修复领域的严峻挑战和巨大临床需求,南京医科大学“皓齿玉成”团队创新地提出应用纳米颗粒材料“长新骨”替代目前临床应用骨粉“填骨坑”的治疗策略。团队负责人蒋骋昊说:“口腔和大家息息相关,比如老掉牙,这个就是和牙周炎有关。骨缺损就是我们研究的方向,主要口腔是一个暴露的环境,容易受到细菌感染,传统的材料比如骨粉,就像填砂子一样,我们提出纳米颗粒治理可以调整局部微环境,促进愈合。未来我们也会把价格做到最低,现在骨粉材料都是2400多元,我们只要300多元。”
    同时,配套开发了相关应用技术,推动核心产品迭代及形成产品矩阵,逐步构建“皓齿玉成”生态。引领口腔颌骨修复技术的革新,为众多患者带来更为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雷视科技”团队:随着军事、民用领域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如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目标精准探测与抗干扰等,人们对雷达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三种适应不同应用需求的高性能发射波形设计技术,并将相关算法集成至硬件平台上,形成定制化的复杂波形生成组件,可有效解决目前雷达领域存在的发射波形旁瓣高、雷达观测范围受限、干扰情况下目标探测精度低等问题,从而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为中华铸造更加明亮的眼睛。

 
    南京林业大学“愚公益杉”团队,秉持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梁希精神,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团队历经六十余年接力创新,对杉木持续改良,培育出了速生、高抗的优质良种。在此基础上,团队萌生了以公益方式推广良种良法,为国土绿化质量提升贡献科研力量的初心。经过五年来的调研、实验、帮扶,通过杉木良种改良和推广,提升了杉木固碳能力,带动了林农的致富增收。
    经过激烈角逐,南京理工大学的“三国演异——三国产化引领高集成毫米波AiP模块”项目最终脱颖而出,夺得冠军。南京医科大学的“皓齿玉成——口腔颌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亚军,南京林业大学的“愚公益杉——杉木优培优植照亮林业碳汇公益路”项目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雷视科技——先进雷达波形设计的引领者”项目获得季军。南京理工大学共有22个项目获得一等奖,其中高教主赛道一等奖13项,红旅赛道一等奖4项,产业命题赛道一等奖5项;学校荣获本届大赛的“优秀组织奖”。

 
    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强表示,在省教育厅和大赛组委会的指导下,南京理工大学集合全校之力,有序推进赛事各项工作,呈现了一场“更江苏”的赛事盛宴。南京理工大学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他希望能够与全省各兄弟高校共同携手、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各项工作,激励更多师生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积极投身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更多的创新力量!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说,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交汇点,大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的练兵场,高校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中,必将肩负起更加重要的任务和使命。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以赛促学,希望同学们在青春赛道中走在前、做示范。将所见、所学、所思、所获,转化为真才实学、过硬本领,高举创新旗帜,体现江苏水平,彰显青春风采。二是以赛促教,希望各高校在双创教育中强改革、探新路。畅通双创大赛、双创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将大赛积累的好经验、好办法、好机制转化为深化育人方式、创新办学模式的关键词,转化为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会的创新之策。三是以赛促创,助力同学们在服务发展中挑大梁、做贡献。做好大赛的后半篇文章,创造条件、优化政策,助力同学们在江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跑出青春加速度,增添发展新动能。

 
    颁奖仪式上还分别颁发了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的一等奖,以及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决赛后还将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营,集训中产生的优秀项目将参加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7月24日至7月26日大赛期间,组委会同步开展了大学生创新讲坛、金融财会论坛,以及校企对接会等活动。

 
    作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省级复赛,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发挥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教育大省和产业大省的综合优势,全面推进“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新实践,打造具有江苏特色、全国领先水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平台,集中展示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遴选推荐优秀项目到国赛舞台竞争比拼,营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社会各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增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合作,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推动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优质创新创业成果落地转化,为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提供强劲动能。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沈杨)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美文
晓东
陆莹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