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位于苏州仁恒仓街的星巴克非遗概念店正式开业。这是星巴克在江苏设立的首家非遗概念店,与北京、上海非遗店侧重展示某一地域非遗技艺深度融入在地文化不同的是,这家店通过和10多位艺术家、非遗匠人的合作,展示了全国各地的非遗技艺,希望助力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的最新探索。
“我说千万不要给我机会,给我机会我就抓紧、不会放手。”当内蒙古皮雕非遗传承人李小芳饱含热泪说出这样的“玩笑话”时,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星巴克非遗概念店开业当天,她特意从内蒙古赶来,向大家介绍用蒙古皮雕刻出的六角风窗。“3月得知在苏州要开一个非遗的咖啡门店,就特别地激动。一是我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可以当成艺术品摆在这么漂亮的门店里,二是可以把自己的民族文化推广出去。”
90后的李小芳已经做了十年皮雕,过去几年曾遭遇事业的低谷期,结婚后成为宝妈的她一度因为没有市场、没有方向而自我怀疑,后来被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的“星绣未来”公益项目选中,走出当地参加了全国的非遗传承人的交流、培训,还完成了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学业:“我原来是个泄了气的皮球,这些培训就好像一下子给我充满了气,老师带我们设计、做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让我变得对事情追求完美。我也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
李小芳设计的一款“胸有成竹”内蒙古皮雕项链成为上海时装周的走秀配饰,眼下订单不断。“星绣未来”公益项目为何会选中自己?李小芳一开始也没明白,后来她才知道,是她店里一直招收残障员工这件事,打动了项目负责人。自2020年以来,星巴克连续5年累计捐赠公益资金超1300万元人民币,先后携手公益伙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乡村妈妈加速计划”、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星绣未来”公益项目。
当天来到现场的甘肃高台县掐丝珐琅画艺人姚艳玲同样是这一项目的受益者,“以前我觉得非遗这个事情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通过学习,原来是要系统化,有运营、有品控,商品才能更好地销售出去,这个很关键。让我们从这个理念上改变了随心所欲的那种状态,曾经我们的掐丝珐琅做的都是佛像、唐卡、大型的装饰画,过时而且价格,通过项目的帮扶,我们产品做成了茶盘、杯垫、丝巾扣、车载香薰,走到了千家万户。”
姚艳玲不仅自己“悟”了,她还创办了九发民间艺术残疾人创业基地,将残疾人就业、带动从业与创建残疾人民间艺术传承基地相结合,提高了不少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我们那乡村留守女性妇女很多,以及有着残障人士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我们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吸纳的残疾人越来越多,在这里学手艺,做手工艺产品、有份稳定的收入。”姚艳玲感慨地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就是给从事非遗工作的人多一次曝光机会,全社会都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走下去。
“在这个空间里,城市和乡村连接,喜欢潮玩的年轻人和‘乡村妈妈’连接,我们又是一个外资品牌,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也得到了展示。”星巴克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从源头赋能乡村女性非遗匠人,助力中国非遗传承保护,2021年,星巴克率先开启了将中国非遗美学落地第三空间的探索,打造了全新的非遗概念店,“接下来,星巴克更深入社区,在多个一、二线城市的特色门店和社区持续开展非遗公益体验沙龙,邀请全国各地的非遗匠人将乡村非遗技艺带进城市社区。”
截止当前,已经吸引了4000多名城市居民参与了沙龙,近距离了解并体验了不同的非遗技艺。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丁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