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防诈反诈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近日,江苏各地各部门积极面向老人、残疾人和居民们,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26号上午,泰州兴化市戴窑镇窑东村,志愿者采用政策普及、案件讲解、群众互动等形式,结合近年来发生的真实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向大家讲解冒充公检法、“保健品、养老保险”等多类型的诈骗“套路”,并在案例基础上提示防骗知识技巧,引导群众主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切实保障自身安全。
“如果有亲戚突然发短信给我们借钱,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有人打电话给你说中了奖品一定不要轻信,有任何问题,请大家来村部找我们工作人员。”古牛村志愿者们利用反诈案例问答进行现场互动,让群众充分掌握反诈防骗技能,有效增强群众识骗防骗的意识和能力。
恒和村则利用村民健康体检时人流量大、村民聚集性强、便于传播的良好优势,积极转换网格员“服务员”的身份,充当起基层普法“宣传员”的角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电信诈骗的特点”“如何防范电信诈骗”等方面展开论述,帮助老人们进一步加深对电信诈骗的了解。
老年朋友是反诈宣传的重点对象之一。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27号,紫竹林社区和徽商银行南京分行组织了系列反诈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向客户传递反诈知识,提高老年朋友防范意识。
现场,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了当前十大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揭露了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和动机,通过鲜明的案例讲述了犯罪分子的最终目的和动机,还普及宣讲如何保护个人信息、识别和防骗技巧,以及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的危害。还通过如何防范和识别电信诈骗的具体问题进行现场问答,实实在在的提升老年客群防骗反诈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紫竹林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系列宣传,受众人数达200人次,此次活动有效提升社区群众对电信诈骗的防范、鉴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了社区群众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认识。”
残疾朋友同样需要反诈方面的关爱和提醒。全国助残日前后,镇江市残疾人联合会、聋人协会举办了一场“反诈无障碍 ‘镇’守安全线”活动,特别邀请镇江京口公安分局民警,为聋人群体开展了一次针对性的反诈骗工作专题培训。
在专题培训课堂中,民警从专业角度出发,通过生动案例,为大家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和预防措施,民警还手把手教学,教聋人朋友如何识别诈骗手段,避免上当受骗,提醒他们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镇江京口公安分局四牌楼派出所副所长王小军:“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主要是在防范诈骗这一块给大家做一个普及,平时交友、转账、投资这一类的,给大家做一个防范的意识。”
聋人朋友们因特殊原因,与社会接触面窄,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危害知之甚少,防范意识相对不高,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也较弱,因此,必须提高警惕,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和反诈能力。镇江市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副主任朱薇:“残联也将配合公安机关等多部门继续开展反诈知识宣传,为更多的残疾人群众筑牢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坚固屏障,共同净化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安宁。”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徐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