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上 108所学校入选“记忆育德”实践行动学校
2024年05月21日

    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暨首届南京德育高质量发展与“记忆育德”实践推进会今天(5月21日)举行。大会由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由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建邺区教育局、玄武区教育局、栖霞区教育局、雨花台区教育局、鼓楼区教育局、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协办。来自省市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及市育系统近500人出席大会。

 

    在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的现场,16个来自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学生社团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活动。固定翼制作与飞行、“陵岸听风”民乐团表演、“雅趣河西——流淌的音符”钢琴演奏会、“我是小小饲养员”萌宠乐园科学饲养活动、“妙剪生花”南京剪纸、“优雅飞扬高尔夫活动……同学们在“第二课堂”里收获难忘的校园生活体验,实现五育融合、多元发展。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秀亮作德育工作报告,他说,南京德育向下深耕,寻求蜕变,以“宁育德”“宁育心”“宁育家”为引领,围绕课程建设、学生道德、心理健康教育、校家社协同等关键着力点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推动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围绕“记忆育德”“记忆育心”“记忆育家”新出发新探索,以道德的记忆培育道德的人,依托文化记忆与中小学德育相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夯实人才培养之根基。

 

    现场,团市委、市妇联、建邺区委分别作德育工作专题分享。2023年3月南京市成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23家成员单位齐心协力、各司其职,生动展现了协同育人新格局。市教研室、陶老师工作站、德育人代表分别从“大思政课”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队伍建设三个方面作专题分享。

    “陶老师”工作站老师们的分享了回顾了32年的坚守。“您好,这里是陶老师热线……” 在“陶老师”工作站,始终有一束光,为这个城市守候,也为全国的青少年和家长们打开。每年,12000多例电话向他们发来求助,他们与求助者面对面,指引求助者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解答孩子成长中的困惑。32年不离不弃,他们的服务惠及20余万人次,为青少年和家长们撑起一片安稳的天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陶老师”。“大家始终坚守一个工作原则,守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陶老师’工作站也成为孩子们的心灵港湾。我们要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当你在陷入灰暗的时候,这里有一束光在等待你。”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主任许红敏说。

 

    据了解,南京市创新实施“记忆育德”“记忆育心”“记忆育家”三项研究与实践行动计划,打造南京德育实践探索的“新范式”。现场,《关于启动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发布,提出探索“一区一策”“一校一案”的实践。

 

    现场,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等108所学校成为首批“记忆育德”实践行动学校。南京市教科所所长刘大伟说,记忆育德是今年来南京市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实践,“记忆育德就是通过研究道德记忆的内在逻辑,探索儿童道德品格的形成规律,为道德教育寻找更为内在、更加有效的路径。因而记忆育德是道德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也是道德教育的任务,更是教育的道德责任。今后,我们将在《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引领下,将记忆渗透进校内外协同育人的所有环节,以‘记忆育德’‘记忆育心’‘记忆育家’为路径,构建切实可行的教育生态模式。从2024年1月至今,我们记忆育德科研活动已举办20余场,参与学校100余所,惠及教师万余人。”

除了主会场,现场还设置了“宁育德”“宁育心”“宁育家”三个分会场。本次大会总结了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展示了育人成效,同时启动了“记忆育德”“记忆育心”“记忆育家”实践新探索。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沈杨)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美文
晓东
陆莹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