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嗓音日:突然变“烟嗓”可能是声带息肉信号!
2024年04月16日

    2024年4月16日是第22个世界嗓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普让嗓音更美好。提到“烟嗓”,很多人觉得是一种好声音,因为音乐学上的是一种较高的声乐技巧,发声时是声带部分振动,然后通过共鸣腔来放大,嗓音听起来具有金属的质感。但医学上的“烟嗓”却是疾病的信号!

 

    咳嗽半月变“烟嗓”,就诊发现声带息肉

 

    38岁的市民张女士半月前因感冒后咳嗽导致声音嘶哑,但是却未引起重视,加上平时讲话较多,过度用嗓,导致声音嘶哑的症状进一步加重,甚至连发声都费力,还伴有异物不适感,于是来到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做喉镜检查的时候,我发现张女士的左声带前中段出现息肉样新生物,综合评估需要手术治疗。”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郭清华介绍说,“张女士住院后,我们为其成功进行了声带息肉切除的微创手术,术后服用中药,加局部中药雾化吸入,以及局部针灸利咽开音治疗后,她的声音比就诊的时候清亮许多,恢复良好。”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郭清华介绍说,声带息肉虽为良性病变,不危及生命,但及时诊疗很重要,久病易影响工作、生活甚至情绪。声带息肉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声音嘶哑,与喉炎的症状很相似。通过喉镜检查可以做出临床诊断。如长期声嘶、发声费力、易疲劳,经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者,可以选择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切除加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并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发声训练。若经治疗好转后,患者仍暴露于用声过度、用声不当、吸烟等危险因素中,则声带息肉可再次出现。对于声音反复出现嘶哑症状的患者,最好及时就诊,明确病因,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嗓音病”患者逐年增多,三类人群最易中招

 

    近来患嗓音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滥用嗓音、用声过度则是导致嗓音病高发的原因。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明介绍说,“嗓音病”的主要症状有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咽喉干燥、喉痒咳嗽、喉中黏痰等。以下三类人群尤其要注意。

    1、职业用声者。比如教师、接线员、播音员、推销员、售货员、窗口行业人员、歌唱人员等。这些人最好每隔1小时喝口水,工作间隙至少休息10分钟左右最好。

    2、长期吸烟、酗酒者。吸烟、酗酒、年龄超过40岁,声嘶、喉部疼痛不适,经半月治疗不愈者,切忌不以为然,最好做个喉镜检查。

    3、儿童。儿童声带结节也容易患上嗓音病,这些儿童往往是活泼好动、容易兴奋的性格,不停地说话、大吼大叫,声带过度疲劳就会发病。

 

    好声音是养出来的,嗓子健康有九项注意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明提醒,“嗓音病”的预防要注意科学用嗓更关键,很多人以为好嗓子、好声音都是天生的,其实多半是后天保养出来的,做好以下九点有助嗓子健康。

    1、教育儿童不要大声喊叫,尤其是好动的男性儿童。

    2、变声期、月经期、妊娠期,声带均有生理性改变,此期声带组织娇嫩,创伤后不易恢复,此期要注意声音休息。

    3、下列情况要考虑休声:感冒时尤其是感冒出现声嘶后,或者已经诊断为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手术后最好禁声1-2周以上。

    4、改掉频繁清嗓的习惯。有人用这个动作来咳掉喉中的痰或使自己的声音更加清晰,但这个动作使声带瞬间严重拉紧,频繁使用容易造成声带损伤。

    5、声嘶常在喉肌疲劳情况下发生,喉肌疲劳一般较难恢复。职业用声者要注意让喉肌得到有规律的休息。

    6、演员唱歌,老师授课前不宜饮食过饱,最好提前2小时开始不要进食。发声主要靠声带和气息配合以及喉、咽、口腔的共鸣来形成,横膈膜也就是丹田部位用力。吃太饱的话,肚子已经扩张到一定程度,靠声带容易引起嗓音病变。

    7、少吃冷饮及辛辣刺激类食物,远离烟酒,这些会引起声带的充血。长时间的用嗓以及咽喉部有炎症时,上述东西会加重喉头、声带的充血和水肿。

    8、增强体质,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9、避免有害气体的刺激。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祖名 通讯员/杨璞)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晓东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