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南京秦淮河首个水上服务区——洪蓝水上服务区正式对外运营,作为溧水洪蓝船闸的附属保障设施,可为过往船舶提供停靠加油、船舶油污水接收、生活消费等一站式服务。除了智慧便利的补给设施,依傍着河道,还有着长长的绿道,这样一个公园式的服务区让长途航行的船户们有了一个休息的“绿色驿站”。
近期,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绿色港航”全省五星级绿色港口主题宣传活动,全面、立体展现江苏港航在管理能力、节能降碳、资源集约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运输组织、绿色智慧等方面的建设成就。
提起秦淮河,许多人并不清楚它还是一条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水运古航道。秦淮河航道上游起自芜申运河,自南向北至秦淮河船闸入江,是沟通长江和芜申线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的重要联络线,是南京航道“王”字型主骨架的纵贯线。但此前航道等级低,沿线碍航桥梁和局部碍航河段严重制约区域水运发展。2017年开始,秦淮河航道历经了一段近五年的先期整治工程,期间一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如今航道已全线恢复通航,航道也更加清澈,沿线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物流成本也更经济了,“绿色港航”得到大力发展,此次工程中新建成的溧水洪蓝船闸和服务区正是其中一个生动的注解。
考虑秦淮河溧水天生桥段属于省级文物,为统筹保护和传承好历史文化,航道向西改线,避开厂矿居民密集区和山丘高地,在秦淮河流域与石臼湖流域分水岭的南侧新建了一座洪蓝船闸。这是秦淮河航道上的第二座船闸,也是南京内河流域的第五座交通船闸。
今年6月,洪蓝船闸正式通航,这也意味着秦淮河航道(溧水石臼湖-江宁彭福段)正式恢复全线恢复通航功能,最大通航船舶等级是500吨级。现在高淳和溧水的船舶可以从有着沪宁“水上高速”之称的芜申线航道,经石臼湖进入秦淮河航道,再经过下游的秦淮河船闸进入长江。11月21日,秦淮河首个水上服务区——洪蓝水上服务区正式对外运营,可为过往船舶提供停靠加油、船舶油污水接收、生活消费等一站式服务。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之下,洪蓝船闸和服务区房的建设管理过程中,用多种方式推动“绿色港航”的发展。洪蓝船闸的内部道路和岸线上岸点安装了智能船舶垃圾柜,能够为过闸船舶提供免费的生活垃圾接收服务,船民只需通过手机登录微信小程序,即可对生活污染物进行分类投放,操作过程简单便捷,也进一步提升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能力,加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在洪蓝船闸建设中安装约8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装置,晴朗天气日均发电约500度,光伏发电产生的电量基本满足船闸正常运营,积极应用新能源技术促进节能减排。
除此之外,为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解决闸门受船舶撞击后易损问题,洪蓝船闸的研究人员自主开发了新型闸门防撞系统。该系统由加强型铝蜂窝面板与刚性支架结构组成,“刚柔相济”。与传统的刚性防撞系统比,具有轻质、消能、易更换等优点。“分块设计”的结构使得船闸闸门被过往船只碰撞后,只需更换被撞处的单元铝蜂窝面板即可,一改从前被碰撞后只能整个更换的状态,显著改善船闸闸门的防撞性能,提高结构安全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施忆 通讯员/王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