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慧大脑”炫酷亮相、下半年江宁实现5G信号覆盖 南京江宁“新基建”加速
2020年11月19日

    走进位于南京秣周东路的智慧江宁运营中心,扑面而来的是炫酷的科技感,无人驾驶、全域旅游指挥平台、公共卫生数据分析……全区各智能部门、数以亿计的海量数据正源源不绝地融汇于此,俨然一个“看得见”“会思考”的城市“智慧大脑”。 11月19日,江宁区新闻发布会“四新”行动系列第四场——发展新基建,江宁争当“强阵地”举行。在崭新亮相的智慧江宁运营中心,围绕新基建创新赋能、服务提速等方面展现的“江宁作为”,一幅拥抱“5G”浪潮、充满科技感的创新江宁画面跃然脑海。

  

    1-10月,江宁新基建完成年度投资计划88%目标
    “要想富,先修路。”江宁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诚解释道,这里的“路”,代表着机会和希望。从串联南京城市中心的轨道交通,到打通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高速铁路,眼下,“路”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以数字化为目标的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并将成为支撑各行业转型升级的“信息高速公路”。借力新基建东风,江宁正构建起高速发展之“路”。
     据了解,江宁聚焦5G网络、特高压及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和工业互联网这新基建七大新领域,并将其作为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在今年新基建行动计划中,江宁区排定总投资1824.7亿元的124个新基建和关联产业项目及载体建设。其中,纳入市行动计划项目77个。全区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均位列南京市前列。今年前10个月,新基建项目和载体已经实现了完成年度投资计划88%的目标,超序时进度4.7个百分点,能够确保年终完成全年投资计划。
    预计今年下半年,江宁将实现5G信号全覆盖
     在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多个重点项目,已然作为江宁区新基建各个领域的“排头兵”:在大数据中心领域,中国电信(南京)吉山数据中心三期项目是中国电信云计算战略规划全国八大重要节点之一,将打造成中国电信华东地区最重要的指挥、调度、服务和维护中心;中科院南京分院麒麟科技园一期项目作为承载中科院南京分院一院四所的新型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将更好的发挥中科院在宁院属科研机构优势资源;在风电领域,舍弗勒项目建成后将年产850万套轮毂轴承、风电主轴轴承和10万台套高铁轴承,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提到新基建,拥抱5G浪潮首当其冲,作为农村居民是否能切实享受5G红利也是关注焦点。目前江宁农村地区5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建设进展如何?江宁区工信局副局长蒋继平介绍,针对5G建设,早在2017年就已提前完成规划布局;目前,江宁及时开展5G建设调度推进,区主管部门加快完成政策起草并梳理5G应用场景,各街道、开发园区加紧对接、协调,共同加快全区5G建设。
    2020年,江宁计划建设5G基站1820座;1-10月,全区已建成5G基站1896座,已超序时完成建设进度。现在,全区主城区已完成5G信号基本连续覆盖,农村(集镇)也启动5G基站建设工作,预计到今年下半年,全区将实现5G信号基本覆盖。
    江宁“智慧大脑”: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新基建发展东风下,智慧江宁运营中心正是江宁发展新基建的亮点,也是基于新基建的政务改革、服务新方向的一处缩影。
 
“去医院看病,一般流程需要排队挂号、就诊、拿药等,现在接入、打通医保数据和医院系统,市民可以一键登录‘我的江宁’APP,在线挂号、缴费,只需跑一趟,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在智慧江宁运营中心,区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汤磊给记者描述科技景象:利用“智慧大脑”,实现区街平台、跨部门数据共享和联动处置,使市民生活一键进入“智能化”,目前江宁两家医院已经率先落地应用。
     江宁城市大脑让城市更智慧、更高效。智慧江宁运营中心集智慧体验、大数据分析、赋能创新、全域治理指挥调度等多重功能,同运营中心包含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大数据赋能创新中心、全域治理集成指挥中心、智慧城市体验中心等于一身。运营中心作为区县级的“智慧城市大脑”,将进行全区运行态势的感知,江宁区数据资源和社会治理要素的全景呈现,“我们建设了城市运行一张图,通过江宁城市三维模型与数据专题分析,展现城市运行全景,监测城市发展体征,成为江宁区的态势感知中心。”同时通过物联网设备,如传感器、摄像头、无人机的接入与应用,实现江宁区的“无盲区”监管,如城管部门,通过无人机巡游拍摄违法图片并上传中心;再如环保部门通过设定无人机巡航路线,定时监测河流、河道排污口的异常情况。让江宁城市管理看得见、管到位、会思考、能联动。
记者 刘雨薇
 通讯员 顾蓉蓉 
  • 下载客户端
更多 DJ大咖
频率:
主持人:
汪玲
磊磊
娜娜
程鸣
梁爽
王丹
邓煌
晓东
沈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交广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10475号-5 |网上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003036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751